《太陽》之後,於東和姜文老死不相往來,絕對疼的痛徹心扉。
這可是一千萬,07年的一千萬。
誰要是讓沈善登賠了,他也會拼命。
而且只是宣發成本,如果於東還保了票房,賠的更多。
“《督公》是一部商業片,我的定位是武道題材,現在沒有,姑且叫做歷史動作題材。”
“和古裝題材是不同的,現如今的古裝題材,只是虛有其表,套了一層皮,並不是真的歷史。”
結束出品方會議,沈善登馬不停蹄和後期團隊負責人開會。
劇組解散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不過是第一步,後期剪輯重要性不亞於前期拍攝。
《督公》後期團隊由兩部分組成。
一個是從電影籌備就開始趕進度的武道具象化特效團隊,以及剪輯團隊。
沈善登還為剪輯團隊配備了攝影助理和錄音助理,都是跟組的幕後人員,熟悉素材,能有效配合剪輯師工作。
剪輯交給杜媛操刀,許凝竹等多位剪輯助理輔助。
杜媛是西影廠的剪輯師,老謀子御用“金剪刀”,先後剪輯過《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有話好好說》、《活著》。
老謀子轉型探索商業大片,轉向和其他人合作,而杜媛去年剪了《瘋狂的石頭》,證明寶刀未老。
“我的想法就是一個點,爽!兩個字,暴爽!節奏一波接著一波,快慢適當,也能來點抒情,但只能在節奏間隙,必須從頭到尾保持住節奏。”
和於東聊了《太陽》,沈善登更加堅定了《督公》的創作思路。
醋這東西,喝多了受不了。
沒有餃子就要餓肚子。
當然,沈善登認為最好是有正餐!
然後想吃餃子有餃子,再配上特別喜歡的醋。
眼下2007年,輿論來說,後世被擠壓到邊角的聲音,當下是成氣候的。
《督公》沒法營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也沒法營銷明朝多偉大,觀眾會一臉懵逼,甚至被嘲諷。
觀眾也不在乎,皇權、官僚,或者土地資本主義什麼時候興起的,這些東西只能作為背景。
主線永遠是故事,是劇情。
而且還要是酣暢淋漓的劇情,讓觀眾看完情緒得到抒發,爽到了。
觀眾想回味,自然會去了解電影埋下的東西。
沈善登的要求很直白,也很具體。
杜媛道:“我會按照導演要求剪出來。”
她是西影廠的資深剪輯師,幾個月前,沈善登會給她發出邀請,她還反覆確定了幾次。
這個決定太有爭議了,北影廠肯定有人說閒話。
杜媛也是啟動儀式之後,被沈善登創作思路打動,答應了下來。
這個決定現在看來,很對。
《督公》的素材按照拍攝計劃完成,中影把最頂尖的裝置給到了這部戲。
全國最頂尖的裝置。
northlight高解析度膠片掃描器,davinci 2k調色臺,搭配 tangent devices控制面板,頂級調色間環境,頂級的數字數字投影,以及大型san儲存陣列和渲染裝置.
就這麼說,在剪輯領域深耕快三十年的杜媛,直接想住在剪輯室。
創作靈感爆發,動力滿滿。
沈善登感知到杜媛的工作熱情,心中一定。
北影廠的資深剪輯師,沈善登擔心不受控制,給他找事,萬一碰到坐地虎,對抗起來,不知道耽誤多少時間。
要是時間充足,沈善登有把握迎接挑戰,可他最缺的就是時間。
還要考慮電影風格問題,他必須要自己的意志得到貫徹,所以剪輯師要有能力,也要好溝通,杜媛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沈善登自己也會剪輯,但他不可能作為主力。
因為他要忙的太多,配音、配樂,以及宣發,還有特效團隊,並不比拍攝期間輕鬆。
至於些許爭議,並不重要。
電影只要成功,付出的所有代價都是最小代價。
後期步入正軌,沈善登也忙瘋了。
家裡。
餐桌上。
“你這比拍攝還忙。”大蜜蜜吐槽。
這些天,見沈善登都難。
除了愛她的時候,基本見不到人影。
“士兵0912!”
沈善登敲了敲桌子。
大蜜蜜翻白眼,躺在沙發上動都懶得動,腿悠閒的搭在了茶几上。
“你還真把家裡當劇組了是吧,我告訴你,我不吃你這套!”
沈善登沒想到,他以為已經是優等生的大蜜蜜,還沒教育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