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戲是豪族孫家打算火燒客棧,謀殺欽差。
枯木叟吳鎮海受孫家家主孫世昌的委託,出手確保來查江南大案的主角團意外死亡。
這裡面還有一段致敬,吳鎮海以宗師境界,單手接火器彈丸,將宗師戰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吳鎮海敗亡是因為盲目相信自身實力,低估了炸藥威力,陸炳火炮洗地,被埋伏好的炸藥,直接送走。
也和年齡有關,暮年宗師終歸是老了。
當然,最後死的時候,吳鎮海依然展現了宗師的強大,內氣勾連全身的皮、肉、骨、臟腑、腦髓,宛若牽絲戲一般,武道意志爆發,維持生命力。
血肉之軀,硬抗火炮炸藥。
然而人終歸是有極限的,如此傷勢難以活下去。
不過至死,吳鎮海依然是殺意森然,宗師氣概仍在。
沈善登和團隊溝通拍攝事宜。
動作導演吳京,也是陸炳扮演者,武術指導團隊,技術保障團隊,陳默扮演者陳坤,以及飾演吳鎮海的計春華。
計春華就是《天龍八部》裡的段延慶,早年是zj省武術隊隊員,表情兇悍,演戲卻非常認真。
片場和他在電視上呈現的角色完全不一樣,很隨和,在片場經常笑,也很尊重普通替身演員。
計春華仔細聽著沈善登的佈置。
拍了二十多年戲的他,這一次在《督公》劇組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長了見識。
首先。
吳鎮海這個角色,不同於一般的反派。
作為反派,有著完整的生平,彷彿歷史中真的存在。
吳鎮海之所以有枯木叟這個外號,是因為他早年修煉的是《枯木功》,面相顯老,如同枯木,後來博採多家所長,在《枯木功》基礎上,創立了《長春枯榮功》。
不得不說,吳鎮海是天縱奇才,《枯木功》並非一流武功,但經過他改進的《長春枯榮功》,變成了蓋世武學,也是這部功法的神異,讓他活了一百五十年。
吳鎮海生於洪武二十年,正是大明王朝初興之時,朝氣滿滿。
家族在朱元璋大移民政策下,從南方搬遷來到了中原。
曾見識過靖難之役的動盪,永樂年間跟隨朱棣幾次北伐。
那個時候,雖然只是底層小兵,但也有封狼居胥安定天下的英雄氣,憑藉驚人才情,立下過赫赫戰功,一度成為皇室供奉。
花甲之年,親歷土木堡之變,吳鎮海性情大變,拋棄家族,隱姓埋名,假死遁世。
百歲後,因顧念家鄉,便在江南流轉,還重新建了家族。
等到近些年,一百四十歲,感覺到哪怕有宗師之境,壽元也不多了,開始為延壽,也為家族謀劃,成為了蘇州豪族孫家的供奉宗師。
計春華頭次遇到一個反派,有這樣完整的人物經歷。
不同於傳統的丑角,吳鎮海這個人物,雖然是功能性的配角,但從始至終都有宗師氣概,哪怕臨死,宗師依然是宗師,不可輕辱。
而且計春華除了是演員外,也做過一名武術指導。
在《督公》劇組受到衝擊更大的,是沈善登在武術上的想法。
利用技術手段,將內氣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
聞所未聞!
至於武功等級化,計春華只覺得通俗了很多,他真正被震撼的還是生理級別的呈現方式。
原來武術還可以這樣。
沈善登對於動作設計的理解,並非傳統的武術指導,而是和技術團隊結合,叫什麼交叉學科。
不再只依賴經驗,也不鼓勵搏命,利用科學知識,先計算模擬想要的效果。
有體育學院,運動生物學方向的師生擔當顧問,還有機械工程學院以及醫學院的。
一些危險拍攝鏡頭,先用什麼限元分析材料的承重,然後再進行演示模擬拍攝,最後正式拍攝。
如果是傳統武術指導團隊,危險鏡頭肯定有人受傷,甚至更嚴重事故,《督公》劇組卻能不出意外完成。
對於計春華這種一路看著功夫電影發展的演員來說,這種震撼是巨大的。
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是計春華,其他的武術指導也差不多。
“我們再排練一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