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凌晨四點半。
巴約勒鎮西北方、距離鎮子大約3公里的位置。
布國第1騎兵軍軍長、艾德蒙.艾倫比中將(下圖),正親自帶著他麾下的第2騎兵師、第3騎兵師,剛剛趕到戰場。
原本巴約勒鎮這邊出事兒了,是應該讓離得更近的斯滕福德守軍,也就是加1師、加2師來增援的。
但誰讓坎拿大人反應遲鈍,管理混亂,原先沒打過仗。倉促之間,遠征軍總司令弗倫奇元帥,只好把這個緊急任務交給了騎兵部隊。
於是艾倫比中將只好連夜趕了30多公里路來到這裡,先從波珀靈厄繞路到斯滕福德,再由斯滕福德南下來到這裡。
“聽說敵人只有一些小規模的滲透襲擊部隊?這種偷偷摸摸竄來竄去的老鼠,倒確實適合我們騎兵來抓。”
艾倫比中將先在望遠鏡裡看了一下火勢未熄的斯滕福德-巴約勒段鐵路被炸現場,看到好幾節火車車廂還在熊熊燃燒,他知道敵人肯定還在附近,不可能撤遠的。
他立刻派出了幾個騎兵連撒網搜尋、火力偵察,爭取儘快摸清敵人佈防位置。
手下的騎兵軍官們也都很勇敢,堅決地執行了這條命令。
似乎是為了印證艾倫比中將的猜測,騎兵連剛往西南方撒出去沒多久,就傳來了爆豆一般的槍聲。
艾倫比中將眉頭一皺,一邊再次舉起望遠鏡親自觀察,一邊在心中盤算:
“看起來敵人確實不多,這個火力密度,也就幾百人的樣子,應該不會超過千人。
就這樣一支滲透騷擾部隊,都會讓巴約勒守軍不敢出來反擊,普特尼那傢伙是老糊塗了麼!”
艾倫比在心中腹誹了一下老同事普特尼、也就是步兵第3軍的軍長。
他又哪裡知道,普特尼這一晚上並不是沒有反攻,只是之前的反攻主要是朝著德軍主力的方向攻的,而且都被擊退了。
而對於眼前這支滲透到最後方的敵人,普特尼手下的部隊也都是步兵,黑夜中哪敢撒網追擊?就算遇到了,也沒法呼叫友軍快速合圍,豈不是白白送菜麼?
既然知道敵人那麼精銳,普特尼肯定要把這種圍殲任務讓給騎兵友軍了。
艾倫比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立刻下令:“高夫少將,你立刻帶著第2師迂迴包抄。聽說這支敵人有一定的自動火力,但射程似乎不遠。
騎兵進攻密集火力的敵軍陣地會比較吃虧,所以我們要儘量分散隊形、從多個方向包抄合擊!好在敵人數量不多,到時候肯定會顧此失彼,我們一起上絕對可以全殲這支敵軍精銳!”
騎2師師長舒伯特.高夫少將並不敢託大,但還是執行了軍長的命令,分出麾下一個騎兵旅大範圍迂迴,他自己則帶著另一個旅作為預備隊,同樣往西轉移。
軍長說“敵人的自動槍械射程似乎不遠”,這應該是從總司令那裡聽來的情報,是守衛巴約勒的第3軍上報的。對於這種轉了好幾手的訊息,舒伯特肯定不能直接全信,還要親自驗證一下。
1914年的布軍騎兵部隊,每1個騎兵師下轄2個旅,旅下轄3個團、團下轄3個連(步、炮兵才有營,騎兵沒有營,團下面直接到連)
每個師9000多人,其中1200人的炮兵、分成兩個炮營、每營24門便於機動的輕型野戰炮,共48門——不過實戰中,如果是長途機動作戰,野戰炮的機動速度肯定還是比騎兵慢,進入戰場後還要花時間部署陣地。所以在打得急的時候,炮兵往往趕不上第一輪戰鬥。
另外,全師還有600人的通訊、工兵、後勤等輔助士兵。
最後剩下的7200人都是騎兵,所以一個旅是3600騎,團1200騎,連400騎。
舒伯特師長分出一個旅試探性迂迴、接近後,很快跟魯路修所在的營交上火了。
一番親自驗證後,布軍騎兵雖然也付出了百十騎斃命的代價,但也大致摸清了敵人的陣地分佈。更關鍵的是,手下人真的確認了一個重要情報:
“師長,敵人應該確實是裝備了那種新式的、可以連續射擊手槍彈的小型自動武器!也就是第3軍上報的‘衝鋒槍’!我們的戰士試探進攻不利後,只要退到兩百米外,就絕對沒事了,不過還是要小心敵人的步槍。”
舒伯特徹底鬆了口氣:“原來這種槍果然只有不到200米的射程!那就沒事了,他們人少,過會兒我們四面八方一起湧上去,絕對可以滅掉這些所謂的德軍精銳!
再給你們半個小時迂迴到位,現在進攻還有點早,但也別拖到完全天亮,天亮後敵人的視野也變好了。”
完全天黑的情況下,騎兵大規模密集衝鋒容易撞到自己人,容易發生混戰誤傷。但完全天亮也不行,所以就五點多剛矇矇亮的時候最好。
一切就這麼定了。
……
“為什麼不讓mg15輕機槍組開火?連長,敵人都衝上來了!”
擅長指揮機槍的迪特爾少尉,在看到敵人幾次試探性接觸被擊退後,急得不行,很想立刻表現自己,於是屢屢向魯路修請求。
但魯路修的軍紀非常嚴明,說要保持機槍火力靜默就必須靜默,不許提前暴露。
“迪特爾!沉住氣!我們昨天的持續進攻節奏非常快,機槍組們其實沒撈到多少表現機會!倒是衝鋒槍組大放異彩、吸引了敵人的恐懼。
現在敵人敢用騎兵軍反攻我們,說明他們根本沒料到我們這種快速機動滲透部隊,也會成建制裝備機槍!一定要沉住氣,勾引敵人全力衝上來!只要不是整師、整旅地往上衝,就不能暴露機槍!”
於是德軍突擊營各部就繼續隱忍,偽裝過的火力點也都非常沉得住氣。隆美爾、李斯特等連長也都跟魯路修一樣嚴格地約束部下。
布軍騎兵的進攻準備越來越充分、包圍圈也越拉越嚴密,漸漸地,還有少數布軍騎兵的13磅輕型野戰炮已然趕到戰場、完成部署,並且開始對德軍突擊營炮擊!
也幸虧這種炮擊的火力密度並不大,騎兵用的13磅炮折算過來大約是70毫米口徑,一夜急行軍能趕到戰場的也沒幾門。
魯路修這邊,陣地構築得很嚴密,人員分佈又鬆散,躲在壕溝裡還不至於被70毫米小炮嚴重威脅。
這種面對炮擊繼續只能用衝鋒槍乃至擲彈筒反擊的“慫樣”,愈發助長了布軍騎兵的驕縱。
“全軍衝鋒!放訊號彈!”
終於,布軍騎兵也被德軍偶爾的擲彈筒拋射抽殺搞得沉不住氣了,眼看東邊亮起了晨曦的第一縷微光,艾比倫中將和舒伯特少將先後下達了總攻命令。
數以千計的布軍騎兵,開始朝著看似弱小的德軍突擊營衝鋒!
地球歷史上,伊普爾戰役中那次造成布軍第2騎兵師減員過半、以至於被搬上大熒幕《戰馬》的經典場面,
沒想到卻陰差陽錯地換了個地點,在這片巴約勒鎮北部的小樹林和原野間上演了!
“終於中計了!所有mg15輕機槍組,全部開火!自由射擊!”
魯路修在敵軍少量70毫米炮的炮擊下憋了那麼久,差點都覺得自己內臟被微微震傷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等到敵人中計了!
他大聲喝令,吐盡胸中濁氣,隨後也抄起衝鋒槍,不敢冒頭離開塹壕,只是舉槍過頂、以後世黑叔叔信仰射擊的姿勢,對著壕溝外的敵人“噠噠噠”潑灑著9毫米手槍彈。
每個連16挺之多的mg15輕機槍,全營理論上有60幾挺。凡是倖存下來的機槍組,全部對著敵軍騎兵瘋狂潑灑彈雨。
原本因為缺乏水冷散熱套、而無法持續射擊的輕機槍,
也因為12月底的寒冷作戰環境、下過雪的天氣,變得完全不用擔心火力持續性的問題!
沒有水冷,咱有雪冷!直接剷雪把槍管埋起來射!
“噠噠噠!咔咔咔!”疾風驟雨一般的金屬風暴,如怒浪狂濤朝著輕騎兵席捲而去。
無數騎兵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就被鑽出無數個血洞,瞬間倒斃墜馬。
而他們的戰馬,也被大量掃射擊殺,傷亡率一點都不比馬背上的人低。
慘嗥嘶鳴之聲,一時間響徹整片原野。
魯路修所在的這個營,原本選擇的陣地就稍稍帶了點弧形,還依託了兩片小樹林。
這樣的地形,也導致敵人進攻時,有一部分部隊會自然而然鑽進弧形的凹面,就像是鑽進了一個天然的口袋。
布軍騎兵當中,扮演了這個鑽口袋角色的,正是舒伯特少將的騎2師的一個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