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希佩爾那邊聯絡施佩伯爵、運作第2戰列艦分隊輾轉前來比利金海域的同時。
魯路修也返回了敦刻爾克前線,將自己這大半個月的準備工作,全部和魯普雷希特公爵彙報了一番。
公爵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讓他安心準備戰鬥,還說友軍這陣子已經在攻城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只差最後臨門一腳了。
魯路修便回到自己的部隊,摸底了一下空降兵的訓練工作,進行最終的戰前微調和磨合。
同時,他也需要同步一下資訊,瞭解清楚自己不在的這半個多月裡,友軍打得如何、前線敵情和敵我實力對比有什麼變化。
……
視角且拉到敦刻爾克攻城戰場,時間線也稍稍回溯半個月。
從2月初開始,德瑪尼亞軍就在逐步剝蝕敦刻爾克港的外圍防區了。當時德軍前鋒距離市區還有20多公里。
敦刻爾克城內,最開始有布國遠征軍第3軍防守,這個軍是之前德第6集“西鉗”推進中第一個被打殘的,所以拉到了後方的敦刻爾克換防。
除了第3軍以外,之前被打殘的布國騎兵軍和加2師也放在了這片防區。
不過後來隨著不斷消耗,第3軍都快打沒了,加上他們的軍長都被押上了軍事法庭,部隊士氣實在低落,布國陸軍部終於做了一個決定:
自2月3日開始,把布第3軍和騎兵軍被打殘的第2騎兵師撤回國內,重新整編補充人員。
從前線撤出了一個軍和一個師,自然要補充回去相應的部隊。
所以布國陸軍部把正在訓練中的、剛組建沒多久的布第4軍調去前線——這個軍歷史上並沒有被投入到伊普爾戰役,而是一個迫於形勢臨時拼湊出來的新軍。由布第29師和新拉來的澳新軍團2萬名新兵構成。
除了新組建的第4軍,布國陸軍部還拉了南亞來的印地殖民軍第13師“孟買師”,大約1萬2千人,也投入到了敦刻爾克。
換言之,從2月初開始,敦刻爾克的守軍已經換了一批了,之前打殘撐不住的部隊都回去了,換上本國新兵1萬8+南亞新兵1萬2+澳新軍團第二期2萬,一共5萬人。還有一直留在那兒的加1師殘部數千人。
而這5萬新兵,歷史上本該在今年的4~5月份,作為加里波利戰役的首批登陸部隊,被海軍大臣沃頓派往達達尼爾海峽跟奧斯曼人作戰用的。
很顯然,因為伊普爾戰役這邊越來越大的壓力,雙方絞肉的升級,布國只能把用於後續戰役的5萬人都拉上來填線了。
2月6日,換防完畢時,大敦刻爾克地區(即含敦刻爾克郊縣,以及法比界河對岸的德潘訥)的駐軍一共有近6萬人。
而隨著這五萬多人的增兵,加上之前的歷次增兵,整個伊普爾戰役期間布國參戰的總兵力,已經從戰役開始時的19萬人,增加到了25萬人——當然,在2月6日這天,還活下來並留在戰區計程車兵,只剩下了18萬。
也就是說從12月20日伊普爾戰役開打,到2月6號,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有7萬布軍及其殖民軍已經陣亡、傷重而亡、或是作為傷兵被撤回國內。
這個數字裡,還沒有計算協助作戰的法軍的損失。
而到了2月15日,也就是魯路修從後方回來、重新和前線訓練中的傘兵部隊會合、磨合的時候。包圍圈內的布軍總人數,又進一步下降到了大約16萬人。也就是在剛剛過去的10十天裡,布軍又新增了2萬傷亡,累計總損失達到了9萬人。
德軍的損失當然也不小,這種攻堅拉鋸戰環節,哪怕德軍更精銳,但因為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招數可用,進攻方肯定是明顯吃虧的。
最後10天的攻堅,德軍傷亡也接近了2萬人,而之前各個環節的總傷亡差不多也在2萬多一點。
總的算下來,截止到目前為止,德布雙方在伊普爾戰役中的損失,是4萬比9萬。
考慮到一戰的交戰形態,而且德軍是進攻方,這樣的交換比其實已經打得很好了。真正要拉開雙方的損失差距、關鍵還是看最後能不能把餃子吃完。
只要把餃子吃了,雙方的最終損失可能就是5萬對20多萬,四到五倍的交換比。
算上法軍的損失,總交換比有可能達到6倍以上,堪稱世界大戰開戰以來打得相當漂亮的戰役之一。
也就東線興登伯格元帥的坦能堡大捷+馬祖裡湖戰役的交換比能比這個更誇張——但興登伯格打的可是魚腩炮灰的露沙軍隊,西線打的是布法聯軍,敵人的精銳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對敵軍人員的殺傷、消耗還不是最關鍵的,魯路修抵達戰場前的最後十天裡,德軍更主要的進展在於對布軍防線的突破。
十天裡,德軍平均推進了十公里左右,敦刻爾克城西方向,推進到距離海岸線只剩最後五六公里了。哪怕是城東、靠近港區的地方,最遠也不到十公里。
大敦刻爾克地區的布軍人數,也從十天前的五萬多人,銳減到了三萬七八千人,十天裡傷亡了一萬多,雙方都卯足了勁打得極為血腥。
而德軍之所以能在如此堅城面前,依然取得穩紮穩打的推進,主要得感謝攻城重炮。
2月5日開始,280毫米的列車炮就已經普遍投入了攻堅,一開始集中了五六門,2月10日以後,增加到了十門。最近兩個月,克虜伯公司把大量的產能,都投注到了列車炮專案上,甚至連大口徑艦炮的生產都暫時停滯了,把原本的半成品艦炮管大量改裝成列車炮。
380毫米的巴里亞級戰列艦主炮改的“大馬克型”列車炮,倒是始終保持低調沒有露面。因為280毫米的列車炮已經足夠攻城了,暴露少數380炮,反而可能引起敵人的警覺,不利於後續作戰。
殷麥曼少校帶領的德軍偵察機航空隊,也在制空作戰中大量壓制布軍偵察機,累計擊落了敵人幾十架飛機。因為空中偵查的優勢,德軍列車炮可以得到空中報點校射的加成,對敦刻爾克城南的布軍堅固堡壘火力點形成毀滅性打擊。
後來,隨著制空偵查絕對優勢的建立,德軍甚至把去年8月份列日要塞戰役時用過的4門“大貝莎”420毫米攻城臼炮,也用火車拉到了敦刻爾克前線,跟著280列車炮一起攻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