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播了多久,守在接收機旁的克洛澤和施魏因施泰格突然上報:
“長官!截獲了敵人的回電!回電自稱是來自比4師德吉澤爾少將的師部,他們想跟我們談談條件!還提到比1師貝格漢姆中將死硬不降,比6師維克托少將騎牆不定,他希望投誠的時候得到我們的協助!”
原本一直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指節有節律地敲打著扶手的魯路修,聞言立刻雙目電張,霍然起身:
“終於有回電了麼?很好!敵人的譁變終於不可控制了!首先想要投誠的是第4師的德吉澤爾……嗯,讓我想想,他的師之前在突圍中確實傷亡最重,倒是第6師居然還在騎牆……他這種人反而還有臉騎牆?有了!我知道怎麼對付了,立刻按我說的發報。”
魯路修僅僅來回踱了短短七步,也就跟曹子建作詩差不多步速,一條隨機應變見招拆招的新毒計,就從他腦子裡冒了出來,
“致比6師師長維克托少將:據悉,昨日艾伯特國王便已昭告民眾,稱所謂伊澤爾河炸堤洩洪事件,並非王室與內閣決策,而是前線將領隨機應變所為。
可笑將軍竟不自知大難臨頭,還要愚忠昏君、執迷不悟!試想,如今艾伯特國王已拋棄人民、軍隊撤退,到時他對國際社會大放厥詞,必將黑鍋甩在死者頭上。這種時候,就算為了軍人榮譽感盡忠報國,也要活下去才有機會青史留名!
否則,國王屆時把罪責全部往死人身上一推,將軍不但要遭殺身之禍,還要蒙不白之冤,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而且,我德瑪尼亞軍到時候也會從旁作證,誰不投降,就把伊澤爾運河炸堤事件的罪證,都堆到死硬者身上。將軍可是親自參與了炸堤的,不投降我德瑪尼亞,後世的惡名你還洗的清嗎?”
魯路修腦子裡諸如此類的勸降話術實在是太多了。
就憑他穿越前熟讀二十四史,相關案例完全可以信手拈來。
比如章邯在鉅鹿之戰慘敗給項羽後,陳餘寫信勸章邯“當秦將,贏了得死輸了也得死,白起、蒙恬功高而不能盡賞,何況將軍還勝不了,還要成為趙高平息秦廷問責的替罪羊。”
魯路修把他能想到的案例,以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心態略微組合加工,還陰不死那些比利金人?
西方文明想跟東方文明比陰謀詭計的歷史積澱,簡直是班門弄斧。
而這一連串針對性猛攻敵人內心陰暗角落的電報發出去後,對面的奧斯坦德城裡,軍隊的譁變局面也果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紙電文可抵十萬雄兵。
……
短短半小時後,奧斯坦德城內的比6師師部。
維克托少將看著德吉澤爾少將拿來的德軍電文,整個人立刻大汗淋漓,如同水裡撈出來的一樣。
“卑鄙!卑鄙!太歹毒了!”
維克托少將只覺一陣頭暈目眩,兩眼一黑,直接就要往地上栽倒。幸好他的勤務兵們眼疾手快,左右攙扶住了將軍。
“將軍醒醒!將軍您沒事吧!”
最後還是掐人中、潑冷水、揉心肺,一番急救操作,才算是讓維克托少將緩了過來。
太歹毒了!這些將軍之所以撐死了不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於貴族將領的榮譽感。
在1914年剛開打的時候,雙方老派貴族還是很多的,很多人要面子,不想史書上留下惡名。
至於對國王的忠義……呵呵,也就佔一小部分罷了,誰還不知道誰,主要是名聲。
但魯路修的推演,卻讓他看到了世間至為恐怖的事情:誰不配合,不但要死,而且要他死後身敗名裂!
這還打個屁?
維克托少將終於被打斷了靈魂的脊樑骨,徹底黑化了。
維克托:“兄弟,我跟你一起幹了,咱一起投降德軍,把他們放進來,要是貝格漢姆敢阻撓我們,咱一起合力,帶路把貝格漢姆殺了!他本來就是國王和總參的親信!
到時候就說炸堤的是他手下的一支特別行動隊,跟我們第6師無關!所有殘害同胞的罪行都堆到他頭上——只要你答應我這一點,我就跟你幹!”
德吉澤爾:“成交!”
一小時後,德瑪尼亞的大軍,從東西兩個方向,洶湧殺入了奧斯坦德。
比4師、6師宣佈陣前倒戈,弔民伐罪,推翻暴君。
奧斯坦德城陷入了短促但劇烈的內戰。
比4/6師給德軍帶路,一路殺到原國王行宮。
比1師長貝格漢姆中將在一片混亂中,狀態都沒搞明白,就稀裡糊塗戰死了,比1師那些絕對忠於國王的將士,也大多被殺死。
只有極小部分發現情況不對,也顧不得海上風浪大,直接在海邊碼頭找了一切可以找到的小漁船、舢板、帆船,匆匆忙忙登船出逃,隨波逐流,指望佈列顛尼亞軍艦儘快來接他們。
不過這些只能算是癬疥之疾了,已經不足掛齒。
勝利的捷報,立刻傳到了還被洪水隔斷在南側的第12師師部,也傳到了第6集團軍司令部,最後傳到總參謀部,也傳到皇帝的耳朵裡。帝國的宣傳部門,也被如此史詩級的傳奇大捷震動了。
卡爾少將得知自己手下的李斯特團是最早反攻殺進奧斯坦德的,也是極為振奮。
就靠著一個團,頂住了東邊比軍三個師、西邊法軍兩個師三天三夜的圍攻,始終堅如磐石沒讓敵人突圍!
而且關鍵是還給敵人造成了巨大傷亡,反殺了敵人三個師!
全殲比利金陸軍!
據戰後統計,此戰一次性接受了1.7萬多敵軍的投降,還俘虜了4千多輕傷士兵,累計接收達2.2萬人。
按戰前滿編統計,比軍每個師也都跟德軍差不多在1.6~1.8萬人,3個師滿編應該有5萬多人。
不過考慮到這三個比軍師本來就是安特衛普戰役被擊敗撤下來的潰兵,離開安特衛普時總人數就已經不足4萬了,之後歷次戰役打打逃逃,累計傷亡、奔逃又有1萬多人。
其中大部分就是在奧斯坦德守城戰和尼奧波特突圍戰中損失的。還有幾千人,則是在最後投降前的內部火併中損失的。
不管怎麼說,德軍受降活捉了2.2萬人,總計殲敵近4萬。
這是何等的赫赫武功!
必須從重從快重賞!必須上報統帥部作為大捷的樣板案例!
少將立刻讓人驅車飛馳,兜個大圈子往奧斯坦德趕去,他要親自接見李斯特上校還有那些剛剛創造了潑天奇蹟的有功將士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