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7章 玩科技西方人或許行,玩計謀西方人就

自己設計的這條計謀,要想實現最佳效果,突然性是很重要的,所以自己剛才才建議要找準時機、三管齊下同時動手,讓敵人防不勝防。

可現在要是先透過無線電請示後方師部、甚至再轉請示集團軍軍部,一番折騰下來,大半夜時間過去。

而敵人能破譯密碼,到時候一切早就洩露了。

說不定明早比軍已經對輿論管控嚴防死守,提前禁止士兵撿任何傳單看,那樣宣傳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宣傳的突然性是很重要的。

“能跟今天的避水示警那樣,最後事到臨頭前一兩個小時才請示麼?”魯路修自然而然就想到今天下午的成功經驗,然後就在腦中如此推演,頗有幾分路徑依賴。

如果臨時發報的話,敵人就來不及反應了,截獲、分析、破譯,都是需要時間的。

但魯路修很快又意識到,兩者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下午的請示,師部拍板決策後,這邊立刻就能著手落實,不用留出準備時間。

但油印傳單、印刷航拍照片、排程足夠多的撒傳單飛機,這都需要時間,差不多得一整夜。

自己為了避免敵人提前破譯、到後半夜再發報,上面的人肯定就來不及準備了。

所以這個電報還非得前半夜儘快發出去。能保密發就最好,實在沒法保密,也只能放棄對突然性的追求了。

想到這兒,魯路修忍不住最後委婉地提醒了上校一句:“長官,宣傳的突然性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用無線電提前一夜發報的話,敵人可能會提前警覺……”

李斯特眉毛皺了一下:“你覺得我們的密碼電文會被敵人截獲、破譯不成?”

魯路修很想直接報答案說是,但這話沒法說,他完全沒有證據。而且他也不想暴露這一點。所以猶豫了一下之後,他也只能先含糊地說:

“不管能不能破譯,在今晚這種生死危機時刻,如果我們和後方電報過於頻繁,總歸會讓敵人更警覺。”

李斯特上校摸了摸下巴上的鬍渣子,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一個事兒:“對了,你剛才不是還介紹過,說你們排今早被派來,就是為了檢修鎮上的有線電報電纜的?能修好麼?

要是我們透過有線發報和後方聯絡,不就不會被敵人截獲了?到時候敵人連這幾封電報的存在本身都不知道,還何談刺探和起疑!”

魯路修也瞬間眼神一亮。

對啊,自己怎麼把自己穿越奪舍之前、肉身原主領受的任務給忘了。

透過有線電纜發出的電報,首先在截獲難度上就比無線電大得多。

無線電發報時,電波是在大氣層中朝著四面八方無差別擴散的,比如要想發到一百公里外的後方司令部,那麼距離發射點半徑一百公里內的任何人,只要調到這個接收頻率上,都有可能截獲。

但有線電報就不同了,電流只是沿著電纜傳播的,空氣中幾乎沒有影響。

要想監聽有線通訊,倒也不是做不到,但要麼你在訊號中繼站、接收站這些地方監聽、派間諜;要麼就只能指望在半路上物理接觸這些電纜、甚至切開電纜並聯一截線路上去、然後在並聯線上接聽。

換言之,有線通訊的監聽,必須有物理層面的直接接觸。

到了一戰後期,佈列顛尼亞人還發明出了一種半接觸式的監聽方法,不用把要監聽的電纜切開並聯,只要在欲監聽電纜外面套一圈線圈,然後靠電磁感應原理監聽。

但現在才1914年,這種技術還並不存在。

“趁現在天黑了,不容易被敵人打擾,我立刻帶人去看看,能不能修復那條電報線纜。請上校給我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經過評估無法完成,您再用無線電請示後方。”

魯路修想通後,也就果斷請命。

現在大約是晚上八點,如果到十點還沒修好,也就顧不上宣傳請示的突然性問題了。

上校看了看錶,果斷點頭應允:“好,我們就先準備別的,等你到十點。你就專注自己的事情,作戰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

ps:新書求評論求追更求收藏求票,拜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