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

第七十六章 晉升

夜幕深深的降臨在北平城的上空,這個古老而又大氣的城市猶如一頭年邁而又不失威嚴的巨獸窩在地平線上,靜靜的眺望遠方。

北京城內的紫禁城西面就是朝廷各個衙門的地點,其中有一個衙門建造得特別大氣,門前那兩座足有數千斤重的石獅子極為威嚴,它們與別的衙門口的石獅子不同,別的衙門口的石獅子或是清瘦、或是活潑、或是踩繡球、或是懷抱幼獅,但是這個衙門前的石獅子卻是體形矯健,頭大臉闊,頸項處有髦毛,姿態甚是威風凜凜,威猛霸氣,這個衙門就是號稱總管大明朝數百萬軍隊的兵部衙門。

在這座衙門深處的一座房間裡,一名神態隨和卻帶著威嚴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書案後看著手中一份由青州送來的戰報,他身穿硃紅色官袍,胸前的補子上繡著一頭威風凜凜的獅子,腳踏厚底官鞋,這正是一二品官員的標準打扮。他就是大明王朝現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

此時楊嗣昌手中拿著的正是青州都指揮使宋興和送來的戰報,戰報中稱青州靈山衛百戶龐剛奉指揮使衙門之命去揚州購糧,遇上數百倭寇襲擾揚州,不想揚州上下皆畏敵如虎,空有數千青壯兵丁卻緊閉城門不敢出擊。靈山衛百戶龐剛率領本部屯軍出城奮勇殺敵,全殲倭寇並斬獲首級三百餘,繳獲倭刀等物無數。然揚州兵馬守備趙捷待龐剛大勝倭寇後卻趁機出城要搶奪軍功,龐剛不服與趙捷爭論,趙捷惱羞成怒之下欲命部下強行驅逐龐剛等青州軍士,雙方因此才發生爭執。後龐剛不服一紙訴狀將揚州守備上下人等告到了青州指揮使衙門,青州指揮使衙門無奈之下將倭寇首級連同戰利品一同呈送京城............

在這份戰報裡宋興和把前因後果說得很詳細,戰報裡還提到了前任禮部尚書孫之禮,在戰報裡宋興和並沒有說孫之禮一句壞話,但每一句都指向孫之禮。

楊嗣昌放下了這份來自青州的戰報,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戰報,這份戰報卻是揚州送來的,上面有揚州知府、前任禮部尚書孫之禮、兵馬守備趙捷的署名,在這份戰報上則是與宋興和送來的戰報截然不同,戰報上稱在前些日子倭寇來襲,兵馬守備趙捷率兵奮力抵抗,揚州知府古壽居中指揮,而前任禮部尚書孫之禮排程得當,終於大破倭寇,但青州客軍龐剛卻趁揚州將士不備搶走倭寇首級以及各種繳獲,並打傷趙捷後揚長而去云云.........

楊嗣昌看著這份漏洞百出的戰敗啞然失笑,揚州上下還真是把自己當成三歲小孩來糊弄啊。且不說這份戰報上所述的戰果是真是假,單憑龐剛就能從數千的揚州士卒手中搶走倭寇的首級和戰利品,難道這些士卒都是死人嗎?

而且楊嗣昌對孫之禮此人共事十數載,對其為人甚為了解,此人空有一肚子文章,滿口仁義道德,但其辦事能力卻差得一塌糊塗,否則也不會只做了一年的禮部尚書就被崇禎皇帝打發回家養老了。要說他能鎮定自若的指揮揚州軍民全殲倭寇,楊嗣昌可以斷言滿朝文武只怕都會笑掉大牙的。

“孫之禮啊孫之禮,難道到了這時候你還想復出嗎?”楊嗣昌不屑的笑了笑,把手中的戰報投進了身邊的火籠,渺渺的青煙升起,這份戰報在火籠中變成了灰燼。

重新拿起了青州的戰報,楊嗣昌提起筆在龐剛的名字上劃了一個圈,喃喃的說道:“難道這個龐剛真的有如此本事,能以兩百步卒大破三百倭寇嗎?若果真是如此倒也不失為一員良將,只是此子如此英勇怎會只是區區一名百戶呢?”

想到這裡,楊嗣昌提起筆又在青州指揮使宋興和在奏請晉升龐剛為靈山衛千戶的請功摺子上寫道:“準!”的大字。然後把這份戰功放入了衣袖後大聲喊道:“來人,備轎,本官要上朝了。”

當楊嗣昌興沖沖的趕到紫禁城時,天色已經開始矇矇亮,眾百官已經在紫禁城外開始等候宮門開啟。當時間到了卯時的時候,宮門大開,百官開始魚貫而入,身材高大全身披掛的大漢將軍一個個站在紫禁城中顯得格外肅穆。

當“官街鼓”響起時,百官們已經按照自己的官銜站好了位子,按照文官靠左武官靠右的規則,身為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就站在右邊第一個位子上,這裡也是離皇帝最近的位置之一。

很快,穿著金黃色五爪袞龍袍的崇禎皇帝從裡面大殿前走了進來,崇禎一路走來百官紛紛跪拜行禮。

大約三分鐘後,崇禎終於走到自己的龍椅前坐了下來,朗聲說道:“眾卿平身!”

“謝萬歲!”

站在最前面的楊嗣昌趁機抬頭看了一眼崇禎皇帝,這位現年僅二十五歲的大明君主面色並不是太好,原本應該是健康紅潤的臉色由於太多的熬夜而變得有些蒼白,眼圈顯露出淡淡的黑色,導致原本還算英俊的臉龐露出了一股老氣橫秋的感覺,他的眉頭同時習慣性的皺著看來還在為眾多的壞訊息而煩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