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

第九十六章 功虧一簣

崇禎八年十二月初六靈山衛所小雪

被龐剛任命為此次安置流民負責人的李賢正在靈山衛所的城堡外的空地上指揮著上千名原衛所的軍戶們冒著風雪搭建臨時住所,自從龐剛開始在青州城救濟流民以來,就開始陸陸續續的有流民湧向了衛所,雖然已經有了了大批的糧食解決了吃的問題,但隨即另一個要緊的事情就擺在了靈山衛所諸位百戶的官吏的頭上,那就是住所不夠了。

現在每天都從青州用來這麼多流民,少則上千,多則近萬。一下子就把小小的靈山衛擠得滿滿當當的,隨之而來的就是住所眼中不足,雖然龐剛已經料到了這種情況,提前讓靈山衛的人在附近搭建臨時房舍,但還是趕不上趟。現在可是寒冬臘月的,要是晚上沒有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那可會凍死人的,青州城裡和路邊那麼多倒閉的屍體就是最好的證明。

最後李賢乾脆把先期而來的流民也拉來幫忙,成千上萬名的流民在荒野上一起蓋房子倒也成了一大景觀,進過了三天的努力,終於在靈山衛方圓數十里的地方用稻草、木頭起了一排排的臨時房舍,雖然模樣非常簡陋,但至少也給了流民門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這樣,訊息傳到青州城裡那些尚且由於的流民耳中,許多原本還搖擺不定拿不準主意的流民也終於下了決心,開始往靈山衛進發。

看著青州城裡漸漸減少的流民,原本還把心提到嗓子眼的青州知府魏同年和度指揮使宋興和終於鬆了口氣,但是同樣的一件事在有的人看來就很是不爽了,那個人就是一心想要在青州起事的高一功。

聽到手下探子的報告,起事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的高一功不禁氣得破口大罵,他們這些流寇原本的拿手好戲就是鼓動那些活不下去的災民以及流民起事造反,一向都是靠數量取勝。可現在青州城裡的流民已經走了一大半,雖然還剩下些還在猶豫不覺的人,但是這些人現在也不他們能夠輕易鼓動得起來的了。畢竟從古自今無論是哪朝哪代,只要還有口飯吃誰會甘願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造反啊。現在在青州城裡都傳遍了,只要到了靈山衛天天都有小米粥喝,而且靈山衛的軍爺們還說了,只要入了靈山衛的軍籍,衛所還發給每戶二十畝的田地以及種子農具等物,放著好好的太平日子不過他們吃撐了才去造反呢。

黃昏酉時三柳巷

“高爺,這些天的情形您也都看到了,現在官府把那些流民都引到了靈山衛去了,咱們留下這裡的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我看咱們還是儘早離開青州吧。”

現在敢和高一功這麼說話的人還是李過,他二人同為此次行動的負責人,雖然上次他和高一功鬧過彆扭,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每天都勸說高一功來開青州這塊是非之地,而且李過也隱隱感覺到,隨著流民的離開,官府對於青州的大街小巷的檢查也漸漸開始嚴厲起來,從昨天開始已經有一些衙役在各個小巷裡轉悠了。這可是非常危險的訊號,這證明官府已經開始注意到了這一帶,保不準哪天就會有一群官差和如狼似虎的軍士破門而入,到時候他們想走都走不了。

高一功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紅,這些天的事情發展也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經過青州官府這幾日的大力宣傳大部分的流民已經流向靈山衛方向,剩下的不到兩萬流民也雖然也在猶豫中,但是此時和前幾日食不果腹的慘狀已然是強了許多,此時鼓動流民門造反已經是沒有了意義,此時的高一功心裡也有了撤離的心思,但是由於前幾日把話說得太滿,現在想撤離也不好意思開口啊。…

一旁的李過看出了高一功的顧慮,也適時給了他一個臺階,“高爺,讀書人不是說過不以成敗論英雄嗎,咱們在闖王的帶領下歷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嘛,想必回到河南闖王也不會怪罪咱們的,即便是怪罪下來也由我李過一人承擔就是。”

李過這麼一說高一功的臉色立時就好了許多,既然李過給了他臺階他自然也樂得順著臺階下樓,他立刻佯怒道:“李兄弟你說的什麼話,此來青州原本就是我高一功的主意,闖王要是怪罪下來自然是由我頂著,我高一功雖然不敢自稱有多英雄好漢,但一人做事一人當還是可以做到的。”

李過看到高一功終於同意撤離青州,心裡也很是高興,連忙吩咐手下弟兄們趕緊做好撤離事項,準備趁著黃昏混進流民潮裡撤出青州,只要一出了青州官府就是再神通廣大也對他們無可奈何了。

就在李過指揮著手下收拾高物件準備撤離時,突然有分佈在外頭的探子來報,外面出現了數十名官兵在本地裡正的帶領下正向三柳巷這邊過來,看情形可是來之不善。

一聽到探子的報告,李過立刻讓高一功和一百多名老營的兄弟們埋伏在四周準備在情況不對時殺出去,自己到前面應付那些官兵。

高一功脾氣甚是暴躁,粗聲粗氣的說道:“躲什麼躲,我們一起殺出去,用得著怕這些朝廷的走狗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