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去找你的姑姑?”
鄭禮目露疑惑。
少年抬起頭,露出苦澀的笑容:“因為我看的出來您是一位擁有善良之心的人,還有您足夠強!”
“我能透過在您的身邊工作,學習到支援我復仇的力量。”
“而且,我的姑姑她並不是一位很友善的人,雖然我去投奔她,她也會看在親戚的份上收養我,但她自己就養育著四個孩子,我去了……”
接下來的話,少年沒有說完,但鄭禮自然懂得未盡之意。
他只是有些驚訝這名鄉間的孩子說話很有條理邏輯清晰,很有主見。
並且他很敢賭,敢行動起來用自己作為代價為未來做出規劃。
這是一種天賦,有些和他相同年齡的孩子遇見一點小事都會六神無主,不知所措。
何況能在遇見大事時,沉下心來立即做出決定。
“你叫什麼名字?”鄭禮低聲詢問。
少年立即回答:“閣下,我叫休.杰特,村莊最優秀獵人之子。”
鄭禮有些欣賞這位獵人之子,攙扶起休.杰特,最後一次詢問。
“你真的確定做好選擇了嗎?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現在還有反悔的機會,我也依舊會按照之前的承諾送你去見你姑姑。”
“不,我不會後悔。”
杰特咬牙:“我只想哪些雜種死!”
“好吧。”鄭禮點頭示意:“讓我想想。”
為血親復仇,是聖賢聽聞也會為之讚揚的舉動。
鄭禮曾經遍觀各類書籍的時候,就曾讀到漢時期活躍的公羊學派典籍,這個學派三大核心主張就有一條為大復仇。
何為大復仇,是公羊傳有言: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這是人理,也是道。
如果杰特只是思緒靈活有點才能,鄭禮才不會這般關注他。
但他捨棄一切只為父親復仇的精神,卻深深的打動了鄭禮孤僻的心。
“這就是天意嗎?”鄭禮抬頭,神色複雜的凝視蔚藍天空,一時之間鄭禮想到了很多。
或許,曾經“錯”的是他自己。
他只學會了堅持本身,而沒有學會引導別人向善。
或許,他從始至終並沒有學會“善”,只是自我的認為自己是因為過於善良而融不進這灰色的世界。
但真的是這樣嗎?自始至終他都孤僻的堅持自己認為的善,不去思考為什麼別人會變成這樣,又為什麼不能理解自己的心。
堅持著自己認為的“善”,從沒有嘗試改變外界的環境和人,既然沒有去改變,他鄭禮又有什麼道理去指責別人變成如今的樣子呢?
人出生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混沌的,中立的,在成長中受到外界的影響,才最終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理念。
他可笑的抱著鴕鳥的心態,躲進自己的世界,每日幻想著理想國的到來,幻想有一天降的猛男,能立即的改變一切。
但,沒有前仆後繼想要做出改變的人,又怎會有最終的改變。
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哪些過往的聖賢難不成就呆在深山老林,坐視著世道的日漸崩壞嗎?
他們沒有這麼做,而是秉承著自己的理念,傳播自己學說,用自己的一份力使世界朝著更好的一面努力。
“或許,是時候改變了。”
鄭禮在心中默唸。
來到這個世界是他的幸運,他能重新開始做出改變,用自己的一份力引導世界走向美好。
即使他才能不足,到死也只能改變一個村莊,一個小鎮。他也不再後悔埋怨,因為他曾經做出過努力。
隨著鄭禮思想的轉變,前世堆積在他內心底處的負面情緒,也隨著內心的轉變一掃而空。
注視著鄭禮的杰特,也似乎發現了他說不清的變化。
“閣下?”
耳旁傳來的呼喚打斷了鄭禮的回想,他回過神來笑著摸了摸杰特的腦袋:
“我的名字為“禮”,你可以直接稱呼我的名字。不過,我並不需要一位僕人。”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成為我的學生,叫我老師。”
“li?”
杰特低聲重複了幾次,鄭重的回答:“是的,老師閣下。”
鄭禮聽著杰特的回覆,再次揉了揉杰特的腦袋,頗為無奈的看著眼前的孩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