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泰城裡的道路系統跟大部分同體量的商業城市都差不多:有一條貫穿全城的大路,還有數不清的小路。
一般來說,在拉泰城裡走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從中間的大路走。
大眾的選擇自然是有一番道理的:首先,從大路走路要好走一些,像是拉泰的中間大路就進行過幾次硬化,平常也有專人打掃清潔,走在上面要乾淨、省事的多。
其次,大路人多也意味著更安全,特別是在天黑之後,即使是在城裡面也最好小心為妙;
最後則是因為很多重要的店鋪都是沿著大路兩邊建造的,大多數小商小販也喜歡在大路邊擺攤,甚至連乞丐要飯也偏愛大路。
因此,從大路走,買東西、找人都更方便。
但埃裡克就是那個少數派,如果沒事的話,他更喜歡沿著貼著城牆邊的小路走。
說起來也有些奇怪,畢竟在中世紀,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人們要是想活下去,就要學會抱團取暖,也就意味著要習慣於那些人情世故。
但再普遍的事也有例外,比如說埃裡克就是這個例外,他就不喜歡跟人相處。
走在大路上經常能碰見熟人,兩人相見,免不了打聲招呼、寒暄幾句,這些都讓埃裡克很不舒服。
因此,他更喜歡這邊的小路,更安靜、人也更少,走在這裡,連琢磨事都變得更加高效了。
雖然現在已經入夜,天色一片漆黑,但是藉著火光,埃裡克仍然能看見路邊的野草和城牆上的青苔。
“之前聽其他老人說,這拉泰城牆也有幾百年了吧。”埃裡克邊走邊望向城牆,自言自語到:“如今這天下越來越不太平,也不知道你這老胳膊老腿的,還能不能經受住戰火的洗禮。”
不知不覺中,腳下的小路走到了盡頭,拉泰東城門到了。
一般情況下,拉泰的東西兩個城門都有至少兩個士兵站崗,而且是二十四小時的,不分白天黑夜。
對於一個當地居民來說,如果是正常時間出入城門,只要你沒有什麼可疑的行為,或者說沒有帶多少貨物,那就徑直走過去就行了,門口守衛一般都不會理你。
但如果你帶了很多貨物的話,比如說用馬車拉著一大堆柴火之類的,那守衛就會細細盤查一遍。
如果查到有什麼解釋不清的物品,那你可就要倒黴了,要麼花錢免災,要麼進去吃牢飯。
而最後一種情況,也是最複雜的情況,就是宵禁後進出城門。
除非你是拉泰貴族,否則,哪怕是拉泰執政官想要過這道門,也需要宵禁通行證,上面還要有瀚納仕領主蓋的印章。
至於這個通行證要怎麼獲得嗎?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所以說,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宵禁之後就意味著不能出城了,當然,如果沒有急事的話也不要出屋,老實待在床上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