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花費重金建設的地下庇護所,第一次發揮了他應有的作用。
周洋這時候當然不會忘了開啟攝像頭記錄下來,畢竟避難所只有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才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不過周洋到底是一個新手主播,肯定不會像那些老主播那樣張口就來,隨時隨地的引人入勝。
因此他只是儘可能的錄下來此時此刻天氣變化的情形,以及暴雨驟然降落的那種變化。
然後等後期他參考一下其他同類博主的文案以及自己影片的特色再去配音。
他現在一個人做影片,除了提前設定好機位,很少會出鏡。
還好在建造地下庇護所時就考慮到了夏天暴雨的情形,因此在防水和排水上,周洋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再加上他們整個村的地形就是北高南低,水庫更低,而水庫下游的田地比水庫又要低十幾米,因此除非下雨量導致水庫的水沒過他家的門檻,否則的話就算雨再大,庇護所裡依舊是乾燥的。
地下庇護所的入口有點像地鐵入口,有個半包圍的頂棚,不過只有一米五左右高,因此需要稍微低一下頭。
雨點選打的亞克力材質的頂棚噼啪作響,在庇護所通道里引起了一陣回聲。
雖然下面因為下暴雨導致氣溫驟降,但是在通道里面,依舊保持著原有的溫熱,不過這溫度其實要比下雨前外面的溫度低不少的。
最先來到的是中央控制室,在這裡不但可以監控東西兩個院子,還可以觀察其他四個房間。
現在的中央控制室已經有些科幻味道了,銀色主色調的房間裡,各種顏色的燈不停的閃爍著,其他四個房間的溫度,通風,光線都可以在這裡控制。
按照周洋的預想,其實還可以在每個房間之間打通安裝上傳送帶,真正實現物質干預。
先是在監控裡觀察了一下如今如同廢墟一般的東院,除了四周的院牆以及那幾個已經有四五十年曆史的洋槐樹,東院就剩下一個土堆了。
這些洋槐樹本來是留著給周洋娶媳婦後做傢俱用的,洋槐樹重且結實,一套傢俱可以從結婚用到孫子結婚。
只可惜時代發展太快,還沒等周洋長大,木質傢俱就已經不興了。
看完東院周洋又把畫面切到了西院,和東院不同,西院只有一個攝像頭,單純就是為了防盜,所以攝像頭安裝在了西邊的房頂,可以轉動觀察整個院子。
由於雨太大的緣故,畫面並不是很清晰,但是隨著攝像頭的轉動周洋還是看到了東屋裡巫辰把米馨兒抱著扔床上的畫面。
或許因為下雨的緣故吧,他們並沒有關窗戶。
哎呀呀,辣眼睛,周洋趕緊把攝像頭轉向別的地方,然後切換了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