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時,整整齊齊執弟子禮,還給我和阿姐送了這個用心編織的花環。”
“這群孩子,很懂感恩。”
……
‘這群孩子,對妙音丫頭尚且如此,對老四恐怕更死心塌地!’
朱元璋暗暗琢磨著。
等徐妙音說完,立刻追問:“丫頭,這群孩子的課業如何?有沒有出色的可塑之才。”
“陛下,孩子們都很認真、很努力,按照只學了半年的進度,我覺得都很優秀。”徐妙音還沉浸在離別時那種情緒中,沒有多想,脫口而出:“他們已經學完了論語。”
“阿姐已經開始準備教授《大學》!”
‘若妙音丫頭所言不假,這群孩子豈不都是可塑之才?!’朱元璋下意識微微皺眉。
在此之前。
他關注此事,但沒太過放在心上。
讀書不易,考功名更難!
官宦書香世家的孩子,也只有少數人,能一步一個臺階,最終涉足官場。
一群農家孩子,資源、環境,都太差了!
科舉的主力,是官宦書香世家、耕讀傳家的寒門。
有科舉以來,真正的農家子,就機率而言,其實很低很低,低的可憐。
像他這種泥腿子出身的。
造反做皇帝,或者造反受招安出人頭地,都比科舉容易。
徐達意識到徐妙音說多了,忙起身,“輝祖,你伯父和嬸子還沒吃飯,去吩咐廚房。”
“準備雞鴨魚肉,原來準備的都撤了!”
“那些不適合招待你伯父和嬸子。”
都是老兄弟,他也有脾氣。
當初四郎被貶為庶民,他是反對大丫頭出嫁。
可現在看來,大丫頭過的很幸福。
他也很喜歡這個能扛起責任的女婿。
朱皇帝是皇帝,他是臣子,沒辦法說什麼。
可他能讓朱皇帝,吃不到自己兒子送來的東西!
思緒被打斷,朱元璋氣笑了,看向馬秀英。
馬秀英這回不給朱元璋留面子,她早提醒,別端著,別沒事找事!
當父親的不疼兒子,人家徐達心疼閨女,愛屋及烏,也心疼女婿!
瞪了眼,然後笑著對徐達說:“徐達,你別理他,嫂子出宮就是為了嘗四郎的烤魚。”
徐達偷摸摸看了眼朱元璋,然後給徐輝祖使了個眼色。
……
很快,飯上桌。
一群人圍著桌子。
徐達先給朱元璋夾了一塊魚腹肉,笑道:“陛下,嚐嚐。”
哼!
朱元璋笑哼一聲,“你個徐蠻子別以為就這麼算了,這筆賬,咱給你記著!”
說著,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把碗中魚腹肉放入口中。
細細咀嚼著,暗道:還真香,沒想到,老四這個混球,還有這手藝,往後想吃點他送回來的東西,是不是隻能來徐府蹭了?
一群人全都不動筷子,看著朱元璋。
馬秀英沒好氣,笑問:“好吃嗎?”
“還湊乎吧。”朱元璋隨意說著,伸筷子又夾了一塊魚腹肉,這才發現其他人還沒動筷子,隨即催促道:“自家人一起吃個飯,都別拘著,動筷、動筷。”
眾人這才動筷。
吃著野菜做的冷盤、烤魚。
朱元璋說道:“妙音丫頭,再給我們說說,你在土橋村所見所聞的新鮮事。”
……
朱元璋、馬秀英駕臨徐府。
雖然低調,可還是被人注意到了。
在徐府吃飯的功夫。
整條街巷,各府府門,人進進出出。
三三五五,聚集在交好的同僚府中。
“陛下和皇后去了徐府!”
“野菜就這麼好吃?”
“這回徐家倒是沒人去送禮,可陛下、皇后為了吃口野菜,親自到徐家了!”
“別忘了,咱們這位陛下的出身!”
“慎言慎言,陛下或許愛吃野菜,但此行目的,絕不只是為了吃野菜,應該是想知道,更多關於朱四郎的情況。”
……
一頓飯結束。
朱元璋回到皇宮。
就立刻大半夜,把毛驤召入宮中。
御書房。
毛驤忐忑匍匐跪拜。
朱元璋審視著毛驤,“土橋村麥田中,長出一種神奇植物,這件事,咱怎麼不知?”
啊?
毛驤滿頭霧水抬頭。
朱元璋不放過毛驤臉上,任何一絲細微表情……漸漸臉色好轉。
透過觀察,能判斷,毛驤的確不知。
並不是站在了老四一邊,刻意隱瞞。
“這是妙音說的,一種比她還要高的植物……”
“今後,凡是有關朱四郎的一舉一動,讓土橋村錦衣衛力士,都要記下!”
“另外,對那群孩子,也要予以更多關注。”
“咱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年齡、性格、學習進度,以及他們對朱四郎夫婦的感情。”
這群孩子,終於還是引起了皇爺重視!
要密切關注這群孩子的發展了!
毛驤立刻領會,深夜被召入宮中的重點,替朱棣感到委屈同時,忙答道:“臣會馬上交代人調查這些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