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好笑瞪了眼,“此番,你們追隨之人是朱棣,和朱四郎沒關係,不要說朱四郎和朱棣的關係,我和徐先生還想過幾天平靜日子。”
周浪不由有些失落。
其實他最想和家人說:朱先生就是燕王!
“那蔣縣尊呢?”周浪訕笑試探,家人不能告訴,蔣胖子總能吧。
蔣胖子以前,一直讓朱先生給他烤魚,現在告訴蔣胖子,朱先生就是燕王。
蔣胖子表情,一定很精彩!
要是再告訴蔣胖子,皇后娘娘還召見他。
估計蔣胖子嫉妒的想和他拼命。
朱棣不由想到,第一次見蔣胖子,蔣胖子為了試探他是不是燕王,對他納頭便拜。
隨即笑著點頭,“可以,不過你要在信中提醒他,不得宣揚。”
“明白!”周浪更加高興,笑著衝朱棣豎起大拇指。
蔣胖子受這麼大刺激,還不能對外宣揚,一定特難受。
就當朱棣、徐妙雲帶著兩個小傢伙,在營中,和兄弟們一起吃午飯時。
……
江寧。
府衙。
“希直兄!”
“蔣兄!”
方孝孺看著來訪之人,激動起身,快步迎上去,“蔣兄,老夫人的後事都安頓好了吧?”
“安頓好了。”
……
兩人寒暄入座後。
方孝孺指了指,蔣進忠身側的孩童,好奇詢問:“蔣兄,這是貴子?”
“不不不。”蔣進忠忙笑著擺手,“他是我學生……”
……
方孝孺滿臉驚詫。
原來,蔣進忠丁憂在家。
也沒荒廢時間。
竟然跑回蔣家發跡的農村老家,開辦了免費學塾。
這個叫楊榮的孩子,就是蔣進忠最喜歡的一個學生。
所以,此番遠行,才會帶在身邊。
朱四郎對蔣進忠影響如此大?
他看過蔣進忠履歷,對其人品也算了解。
不算壞人。
但也不是個無私之人。
丁憂期間,跑到老家開辦免費學塾,分明就是效仿朱四郎。
“此番回來,除看望希直,就是想去土橋村拜訪朱先生,看看朱先生的鄉土村社,我也想在家鄉搞一搞,丁憂三年,做點事情,全當為家母積德,讓家母來世能轉投個富貴人家……”
……
方孝孺動容。
孝道,任何時候,都值得尊重。
蔣進忠用這種方式盡孝,為母丁憂積福報,更值得敬佩。
當即起身:“蔣兄當為希直榜樣,受希直一拜!”
重新落座後,方孝孺心念一動,隨即詢問:“蔣兄可聽聞,燕王轉戰萬里,縱橫草原,尋回傳國玉璽之事?”
“聽了,聽了,這位燕王消失一年多,再露面,就幹下如此大事,當真了不得。”
蔣進忠想到了什麼,笑道:“當初,我還懷疑朱先生是燕王,幾番試探,最終確定,兩人沒關係……”
‘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方孝孺唇角抽抽,腹誹暗笑,不過卻沒點破。
有些事情,還是讓蔣進忠自己發現才好玩兒。
談了會,蔣進忠就把話題轉移到鄉土村社建設,“希直兄,今年鄉土村社進展如何……”
“蔣兄,這你可問對人了……”
方孝孺隨即滔滔不絕講述。
秋收期間,他把縣府的事情,扔給縣丞,直接在土橋村蹲點幹了一個月。
不俯身去做。
怎能學到真東西。
何況,就連徐家小公爺都去了。
……
朱棣還不知,蔣進忠回江寧。
臨近天黑。
小夫妻兩,才帶著雍鳴和祈嫿回到徐府。
剛回府,妙音就通知,泰山在書房等著他們。
把兩個小傢伙交給妙音,兩人來到書房。
見徐達滿臉笑容,懸著的心落下。
朱棣和徐妙雲坐下後,好奇詢問:“泰山,有什麼事?”
徐達含笑道:“明天訊息應該就會傳開,不過文忠出發去鳳陽前,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我……”
……
“陛下決定將你帶回的五百兄弟,及李成桂一部,編入京營,譚淵升任鎮撫……”
……
“說白了,這五百精銳,就是朝廷給你養的親兵,只要你需要,可隨時調動,明日大都督府就會送來專屬調兵令牌。”
朱棣、徐妙雲驚訝對視。
“阿爹,這是真的?”徐妙雲不敢相信,確認,“誰都知道,這五百多兄弟和四郎的感情,以及這五百多兄弟,在四郎手中發揮出的戰鬥力,朝中那些人能同意?”
哼!
徐達笑而冷哼,“陛下都決定了的事,他們有什麼資格反對!何況,這是四郎應得的!”
大哥朱皇帝這事辦的,讓他心中不滿消散了很多。
隨即又問:“陛下是不是讓你留著御賜金牌?”
朱棣點點頭。
“心安理得留著!”徐達嚴肅道:“想讓馬兒跑,還得給馬兒草,陛下賜你,你就拿著。”
這是四郎的依仗和資本!
“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大丫和兩個小傢伙考慮,你只有掌權,別人才忌憚你……”
直到從文忠口中,連續聽聞這些事。
他才消氣。
才明白,原來大哥朱皇帝,早給四郎準備好了。
明日,訊息傳開,估摸著,滿朝文武會驚掉大牙,好多人又要眼紅嫉妒了!
五百精銳、一塊御賜金牌,他聽聞時,都驚呆了。
朱棣默默點了點頭。
“對了,還有件事情……”
朱棣,徐妙雲回神,齊齊轉頭……
徐達擰眉,凝重道:“陛下今天給咱指派了一項特殊任務,有序籌備糧草、軍械、戰馬……”
……
“在適當時機,陛下要任命太子為滅元主帥,對元朝發起雷霆打擊,我估摸,到時,咱們爺倆都得參加……”
陛下說,太子想領兵一次。
而陛下則想借機,將太子的聲望,推到最高。
他無法揣測,太子是不是想壓過四郎此番聲望。
但可以肯定,太子系知曉此事,一定會產生這種想法。
所以,有必要提醒四郎。
朱棣眉頭緊皺。
歷史上,大哥當了太子後,領兵打過仗嗎?
……
於此同時。
一輛馬車低調停在呂府外。
呂本撩起簾子,看向府門……
閨女快生了,這個孩子決定著呂家未來。
朱四郎深陷草原敵境時,他就向吏部遞了請假摺子,也得到批准。
他呂本就是再落魄,閨女也是太子側妃,這種事情,沒人敢難為他。
若非實在不願看朱四郎在金陵城得意洋洋,他應該早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