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第97章 大明,四十七戶!

當晚。

吃過晚飯後,天色已經很暗了。

雨淅淅瀝瀝下著,還沒停的意思。

徐妙雲去忙著收拾。

朱棣站在門口,出神盯著外面。

屋中的燈燭,是個活躍的積極分子,十分喜歡錶現,透過一切可以穿透的縫隙,想要照亮更大的地方。

照的更遠。

藉著光線,朱棣看著濛濛雨滴密密落下。

打在屋頂的茅草上,發出沙沙聲。

無論什麼情況,什麼天氣,都無法影響大黃、小黑的胃口,兩個吃貨爭先恐後搶奪著馬槽中的鮮草。

滿樹的金杏已經消失,只剩下濃密綠意,在雨水沖刷中,抓緊最後的時機,綻放這一年,最後的光彩。

每一種事物,都有獨屬自己的姿態。

在這個小庭院中,展現著獨屬自己的姿態。

某刻。

朱棣忽然感覺腰被人從後環住,低頭,看著洗碗後,微微泛紅的手,笑著用手輕輕覆蓋住。

徐妙雲從後環抱著朱棣,下巴壓在朱棣背脊上,笑問:“想什麼呢?我走到你身後,都沒聽到動靜,我可沒有刻意輕拿輕放。”

朱棣笑著說:“我在想,要不要答應八叔他們。”

“答應了,我又能不能擔起這個責任。”

“還有,帶著鄉親們怎麼做,才能過上好日子。”

“是不是還擔心,答應了八叔他們,還會引起金陵方面的過激反應?”

朱棣笑笑,拍了拍徐妙雲的手,算是預設了。

繼續說道:“其實,我是個不喜歡多管閒事的。”

“初春挖水渠時,我之所以挖公渠,是因為,咱們家水渠緊鄰乾渠,我就想,閒著也是閒著,清理通公渠,我什麼時候想澆咱們家的田,就什麼時候,不用等來等去。”

“八叔他們看到後,就加入進來,還把我好一通誇。”

……

“後來辦學堂的初衷,也不是做善舉……”

徐妙雲莞爾一笑,接過話茬兒,“知道,你的初衷是不想讓我下地幹活,不幹賠本買賣。”

朱棣笑笑,“我以前聽一位長輩說過,人敷衍著敷衍著,就會慢慢形成習慣。”

“不知不覺,敷衍了一生,到老回望人生,再想彌補,已經晚了……”

徐妙雲認真聽著。

“所以,辦學堂的初衷雖然是不讓你下地幹活,可既然辦了,就要認真對待。”

“和這些孩子,處著處著,他們叫我們一聲師傅師孃,就處出感情了。”

“所以,替這些孩子,安排規劃未來,也只是因為這份私心私情。”

……

朱棣說了很多。

從挖公渠開始,講到了服役期間,和鄉親們一起做生意,以及後面的利益分配。

徐妙雲一直含笑,認真聽著……

最終,朱棣又說回了鄉親們請他做帶頭人這件事,“看似身邊這些事,都向好發展,結果喜人。”

“可我的出發點,並不是那種大公無私,只是為了自己好。”

“我帶大家賣魚,事後給大家分配,也是按照貢獻,進行了我認為,不虧心的合理分配罷了。”

“給孩子謀一個未來,是出於相處產生的私人情感。”

“你說,我這樣,能當這個帶頭人嗎?能帶好這個頭嗎?”

徐妙雲終於明白朱棣為何沒有當時答應。

飯後,又為何站在門口出神了。

環抱的手不由緊了緊,下巴調皮的用力壓了壓朱棣背脊,笑道:“原來是在糾結這個問題。”

“那我問你,和鄉親們一起努力,對咱們家有沒有好處?”

“有啊。”

朱棣笑道:“人對於一個國家,是一種資源,對於一個村兒來說,同樣是一種資源。”

“國家能把人組織的多麼高效有序,這個國家的力量就有多大。”

“相反,一個村兒也是這樣。”

“那我再問:當了帶頭人後,設計分配、分工,你還能不能做到徭役期間的標準,問心無愧!”

朱棣轉身,含笑低頭,“瞧不起誰!”

徐妙雲含笑抬頭,挑釁看著,“那你還害怕什麼?”

“一個人,做事的出發點,當然首先是為自己好了,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即沒想過做聖人,也做不了聖人。”

“但我們做事中,保證認真努力,合理公平,問心無愧,這件事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都會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你在河堤上,搞分工合作,是為了早點回家,你認真努力了,也公平合理安排了,問心無愧,結果很好對吧?”

“賣魚,你想賺錢,用賺來的錢,給咱們蓋大房子,給我買東西……”

“你辦學堂,出發點是為我,可我們認真做了……”

“樁樁件件,都有一個好的結果,都皆大歡喜。”

……

“這世界有那麼多骯髒惡臭,病症並不在於出發點‘為誰好’這個問題。”

“而是在事情進展、執行過程中,有人敷衍了事,有人貪得無厭,最終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就好比,我聽阿爹說,自咱們大明立國以來,朝堂文官就屢屢催促父皇,儘快明告天下讀書人,本朝因循歷朝歷代,施行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

“其實這沒什麼。”

“只要士大夫能認真努力為政,在執行政策過程中,公平分配利益,這天下所有人一樣都能受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