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第98章 驚動金陵

朱棣笑著衝八叔豎起了大拇指。

團體合作,總是容易出現摸魚的。

“首先,合作後形成的村社,不是我一個人的,也不是在座叔伯任何一家人的,是大家的。”

“在這個集體中,沒有東家和店小二之分,大家都是這個集體的東家!”

“東家給自己幹活,不可能不認真吧?”

眾人全都笑了。

朱棣繼續說道:“當然,單單所有人是東家還不行,還要有其他激勵。”

“在這個村社團體中,所有產出都是村社的,這部分利益,要分為三部分進行分配。”

“其中一部分,當做酬勞發放,保證大家日常生活。”

“一部分要經過全體村民同意,留下來,用來投入購買耕牛、織機、雞鴨豬之類,擴大生產。”

“還有一部分,要根據各家的佔股比例,每年進行分紅。”

“我們在酬勞部分,設立一個基本保障制度,以及一個激勵制度。”

“基本保障,就是定一個基本酬勞,這個基本酬勞,就按照咱們各家現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定。”

“這個水平只能保證,大家像現在,日子勉強過的下去。這部分錢糧,會在每年年初,一次性發放給大家。”

“激勵制度,則是根據分配任務,完成的好壞,設立不同的獎賞標準,完成越好,獎賞越高。”

“這部分錢糧,按月發放,大家平日裡,生活差距,就會被這部分錢糧反映出來。”

“每年年底分紅,同時年底決定,要留下多少錢糧,購買耕牛、織機這些東西,用於擴大生產。”

……

說完後,朱棣看著眾人,好一會兒,又開口,“各位叔伯嬸子,這是我能想到,幫大家過上好日子的最好辦法。”

“合作後,咱們男人專注伺候莊稼,幹這些重體力活。”

“女人則分配出來,擅長織布的織布,擅長養豬養雞的……”

“這樣糧食生產不耽誤,我們還有額外的織布、養殖收入。”

單獨的家庭,織布就是滿足自家需求,養雞養鴨養豬也就是生活的一種補貼,根本無法形成規模。

人力浪費十分嚴重。

“嬸子們專做織布,我相信,布的品質一定能提升,我們的土布,也能賣出去,甚至賣上一個不錯的價格。”

“同時,咱們集中採購農具、鹽巴之類,也能用更便宜的價格拿到。”

“聯合在一起,我們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糧食,設定一個屬於全村的義倉,每年只要很少一部分,積累儲存起來就行。”

“遇到大旱、洪澇災害,顆粒無收時,就可以開啟義倉,讓全體村民渡過難關。”

“不至於把土地出賣給地主,淪落到貧無立錐的地步。”

村社合作,絕對是這個時代農民,最好的途徑。

農民的資源性財產就是村莊的土地,想過好日子,就必須把這部分資源,高效利用起來,徹底挖掘這些資源的潛力!

唯一要解決的,就是公平合理的分配。

“各位叔伯嬸子,你們看,願不願意?”

朱棣話音剛落,八叔一拍大腿,率先起身。

“俺決定跟著四郎幹了!”

“俺信四郎!”

“俺也信四郎!”

……

整個過程,無一人猶豫。

之所以如此,源自於信任。

而這份信任,來源於朱棣和徐妙雲,日常的點點滴滴。

辦學堂、徭役期間朱棣主持分工合作、賣魚……

大大小小,點點滴滴的事匯總在一起,才讓朱棣提出這個建議時,所有鄉親沒有任何猶豫的選擇信任。

不過,朱棣真沒想到,大夥兒會這麼信任。

原本,他還準備讓大家回去好好想想。

“各位叔伯嬸子,要不,再好好想想?”

八叔頓時瞪眼:“想啥?你四郎啥樣的人,咱們大夥兒用眼睛看,用心品出來的!”

“要是連你,俺們都不信,不敢豁出去拼一把!”

“活該俺們一輩子受窮!”

八叔看的很明白。

這就和當年造反一樣。

這就是土橋村的一次巨大機遇!

就好比,藍玉跟了朱元璋,將主張定邊追隨陳友諒。

跟對了人,人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信四郎!

同時有種強烈預感,如果土橋村錯失了這次機會!

所有人都會後悔一輩子的!

“四郎,俺們不考慮了,就跟著你幹!”

“對,俺們就賴上你了!”

“你不答應都不行!”

……

朱棣被幾個年輕人的話,逗笑,抬了抬手,等眾人安靜下來,深吸一口氣,看著鄉親們,“那好!這個帶頭人,我當了!”

“接下來,咱們就按照各家的土地、大牲口、織機這些家產,進行入股。”

“每畝水田一股,每畝旱地……”

……

為了讓鄉親們算清自家的股份。

朱棣帶著大家,直奔學堂,並且把各家學過數術的未嫁大姑娘,也叫到學堂。

讓這群學會數術的孩子,幫家裡大人計算。

孩子們,第一次得到了施展學識的機會。

一群叔伯嬸子,看著自己孩子,在沙盤中熟練演算統計,樂的合不攏嘴。

更加重視讀書同時。

也總算明白,朱棣和徐妙雲說的,女孩子學會數術,也是一筆嫁妝這句話。

有這本事,嫁出去,在婆家,還能不被重視?還能受欺負?

當天下午。

一隻信鴿從村東林中深處飛出,帶著訊息,直奔金陵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