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修建馳道之事,李弘再次下令道:
“傳旨狄仁傑,以孤監國的名義,巡視洛陽,但凡有人吞佔農戶賠償,嚴懲不貸。”
一眾留守官員不由臉色一喜。
狄仁傑這段時間在長安城可是屢屢翻案,讓長安官員灰頭土臉,如今終於將這個瘟神送走前去禍害洛陽了。
“太子英明!”
戴至德領命,太子李弘雖然好大喜功,然而其卻是真辦事。
雖然這一次關中世家付出良多,只要能夠儘快將馳道修通,讓皇上皇后迎回長安,他們花費再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駱愛卿,孤讓你寫的父皇泰山封禪的賀表可曾完成?”李弘看向一旁的駱賓王問道。
如今駱賓王乃是李弘的御用文人,之前的寫的《馳道賦》早已經傳遍了長安洛陽,天下人人都對馳道心馳神往。
而如今李治泰山封禪,各地都會上表祝賀,長安自然也不例外,而撰寫賀表的自然是駱賓王。
“微臣已經完成,還請太子一觀!”
當下駱賓王傲然的拿出一張賀表,交給李弘。
“《為長安父老請陪封禪文》”
李弘接過一看,不由出聲朗誦道:“圓天列象,紫宮通北極之尊;大帝凝圖,玄猷暢東巡之禮。………………”
一眾留守官員聽著華美至極的封禪文,不由深深的看了駱賓王一眼,太子殿下果然慧眼識英才,駱賓王果然文采非凡,此表一出,定然能夠讓駱賓王名聲大噪,再無人質疑。
“好,就將此賀表快馬傳到泰山,為父皇母后賀喜!”李弘滿意的點頭道。
“是!”
駱賓王躬身領命。
李弘看了一眼留守百官,伸了伸懶腰道:“從現在起,諸多政務皆由戴尚書處理,本宮簽字,重大事項皆採用八百里加急,加快送到了山東之地,由父皇母后裁決。”
“是!”
百官領命。
隨著一個個賞心悅目的“同意”二字,簽在奏摺上。
百官不由苦笑,李弘恐怕又要恢復曾經的同意太子。
李弘卻不以為然,他如今目前最重要的並非是取得耀眼的政績,而是寵幸東宮諸多后妃。
如今已經乾封元年,他需要兌現承諾讓後宮諸妃懷孕,而且作為當朝太子,他需要儘快生下皇孫,如此方可讓他的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
當下,李弘將政務放下,寵幸東宮諸妃,當然最受寵還是裴雲和楊玉兒二女,太子妃自然要率先生育。
就李弘愜意的享受盡情享受天下豔福,與此同時李治的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已經到達了泰山腳下!
“泰山!”
李治看著巍峨的泰山,頓時心生豪邁。
泰山封禪曾經是父皇夢寐以求的盛事,只因為多次阻隔,最終未能完成,如今他終於替父皇完成了泰山封禪的願望。
而自己的兒子又當眾拒絕亞獻之位,立志要效仿自己,做出一番功績,親自泰山封禪。
皇家三代父子爺孫人人奮進,定然是一代佳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