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五帝:家父唐高宗

第316章 三年之後,太子歸來

“太平,你已經是大姑娘了,不能這麼失禮了。”李旦連忙勸說道。

“無妨,在大哥心中,太平都是大哥心中的小姑娘!”李弘搖了搖頭道。

太平對著李旦做了一個鬼臉,這才對李弘幽怨道:“太平原本也想去迎接大哥,可是那些世家子太煩人,只能留在宮中,都怪大哥!”

隨著李弘改革尚公主制度,尚公主從原來的避之不及,到現在的爭先恐後。

而偏偏皇后娘娘又只有一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每次出動都有大量的世家子前來獻殷勤,讓太平煩不勝煩。

“這麼說,大哥讓太平太受歡迎也是錯了!”李弘看著太平公主一臉寵溺道。

“本來就是錯了!大哥要好好彌補太平!”太平公主驕橫道。

“那太平想要怎樣彌補?”李弘笑道。

太平得意的想了想道:“大哥說也讓太平產於海外封王,然而女子怎麼為王,不如你給太平選個好地方如何?”

李弘無奈道:“好,在南洋和西洋之間,有一個海峽,海峽上有一個島嶼名叫新加坡,乃是天然的良港,孤準備將其改為太平港,將其作為太平的封地如何?”

“太平港!”

太平公主怦然心動,這可是南洋和西洋的必經之地,日後必將天下繁榮之地,他沒有想到大哥竟然將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了他。

“多謝大哥!”

太平公主喜形於色道。

“太子,你太寵溺於太平了,這樣會慣壞她的。”

武媚娘出聲責怪道。

李弘卻不以為然道:“母后此言差矣,公主本就集結天下寵愛而誕生,自然要多加寵愛,即便是日後也不受駙馬的氣!”

武媚娘嗔怒的瞪了李弘一眼,不過她也沒有真的生氣,她最為看重親情,自然樂見李弘兄妹和睦。

“聽說最近太子在忙一件大事?”武媚娘意味深長的看著李弘道。

“什麼大事?”

李治的聲音突然從身後響起。

“見過父皇!”

李弘等人連忙上前見禮道。

“平身!”

李治身體虛弱,抬了抬手道。

武媚娘上前攙扶李治道:“皇上有所不知,太子準備乾的事是消滅中原以來最大的威脅?讓中原再也不用受草原遊牧入侵。”

李治身形一頓,豁然抬頭看向李弘道:“太子準備對草原各部趕盡殺絕?”

李治眉頭一皺,朝堂之上可是有不少大唐番將,而且大唐屢次對外作戰,皆徵召草原各部出征,乃是大唐最為鋒利的一把刀,如果李弘要對草原各部下手,非但會自毀利器,反而會反噬大唐本身。

李弘看向李治鄭重道:“父皇真的認為草原各部是真心歸降大唐麼,據兒臣所知,草原各部早已經暗流湧動,恐怕不出二十年,草原必反。”

李治臉色難看,他自然知道草原各部的心思,突厥滅亡時間不長也不短,原本畏懼大唐的那一批老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新生一代的正在野心勃勃,也沒有忘記曾經的滅國的仇恨,自然想要崛挑戰大唐的權威。

“只要大唐足夠強大,草原各部根本翻不出任何風浪?”李弘鄭重道。

他自然知道草原各部並非真心歸降大唐,日後大唐虛弱,草原各部都將反叛不斷。

不過李治自認為早已經做好了後手,扶持了一個個回鶻、契丹等新興的部落崛起,以鉗制突厥。再加上大唐的壓制,突厥根本翻不起風浪。

李弘拱手道:“父皇深謀遠慮,兒臣佩服!不過父皇的確可以壓制突厥,但是父皇能夠保證就算突厥不反,回鶻和契丹強大的時候,難道真的會甘心臣服,恐怕到時候依舊會反咬大唐一口。”

武媚娘點頭道:“弘兒所言甚是,自古以來,草原上的部落換了一個又一個,先是匈奴,後又是柔然,隨後突厥崛起,每一代都會侵犯中原,想必日後草原換主,也會同樣如此。”

李治聞言頓時沉默,他乃是帝王,又豈能不知此事,只是如今突厥臣服,乃是大唐手中的一柄利刃,他用的很順手,自然不願意自毀利器。

“那太子的意思?”李治反問道。

李弘鄭重道:“既草原各部遲早會反叛,何不趁著大唐還強大的時候,以絕後患,讓唐人遍佈草原,至此無論是中原和草原皆是唐人,如此一來,足以一勞永逸,永久解決邊患,讓長城再無用處!”

“中原和草原皆是唐人!”

“一勞永逸,讓長城再無用處!”

………………

李弘此言一出,皇家眾人一片譁然。

武媚娘更是眼睛一亮,如果真的讓唐人佔據草原,大唐必將做到歷朝歷代都沒有完成的大事,讓大唐再無邊患。

“太子哥哥,世人皆道你是一個仁孝之人,日後必將帶領大唐走向輝煌,成為一代明君,你怎麼如此殘暴,竟然想要將草原各部趕盡殺絕。”相王李旦聞言身形一顫,難以置信的看著李弘,一臉痛惜道。

“逆子,你還不是帝王,怎能行如此暴君之事!太宗乃是天可汗,父皇更是被尊稱為天皇,又豈能任你殺害數百萬草原牧民!那豈不是要逼反他們,讓北方再起戰火。”李治也是臉色不善的看著李弘。

李弘攤攤手道:“父皇,四弟,誰說孤要對數百萬牧民趕盡殺絕,這可是數百萬條人命呀!”

“莫非是太子準備要留地去人!”武媚娘眼睛一亮道。

“留地去人?”

李治聞言一頓,如果李弘真的能夠如同吐蕃一樣留地去人,將整個草原都被漢人佔據,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怎麼可能?”李旦搖了搖頭道。

“吐蕃之所以願意留地去人,乃是因為其侵犯大唐,失禮在先,被大唐擊敗,即將面臨滅國之危險,再加上文成姑姑乃是吐蕃的甲木薩,再加上吐蕃苦寒,天竺富饒而且不堪一擊,吐蕃這才願意留地去人,南下天竺。”

李旦此言一出,武媚娘微微點頭,李旦雖然年幼,但是也頗有見識,知道吐蕃真正願意留地去人的真正原因,

只因為吐蕃實在是太苦了,天竺太過於富有,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在吐蕃人看來,他們此次戰敗,留地去人,非但是禍事,反而是吐蕃的希望。這才心甘情願的留地去人。

然而草原各部則不然,草原並不富裕,然而並非太過於苦寒,再加上草原各部在草原土生土長,再加上草原上的最強大的突厥部落,更是有了曾經的輝煌,自然有自己的驕傲,恐怕尋常的手段根本沒有辦法讓其甘願留地去人。

李弘自通道:“尋常的方法,自然沒有辦法讓其留地去人,然而若是復國呢?”

“復國?大唐想讓突厥復國?”

這一次,就連李顯也驚呼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