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忽然直接道。
“太子,你…………。”武媚娘頓時氣急敗壞道。
太子這是和她槓上了,鐵了心要打壓武家。
太子反對武承嗣繼承周國公爵位,甚至不惜以玉石俱焚來威脅,她最終選擇了退讓。
這一次,乃是武攸暨和太平公主的婚事,她僅僅是為了保住武家的富貴,然而太子卻一點情面也不給她,這讓武媚娘氣急敗壞。
李弘搖了搖頭道:“母后誤會了,此事無關母后和武家,兒臣此舉為了太平!”
“為了太平?”武媚娘根本不信。
李弘點了點頭道:“不錯,太平乃是兒臣的親妹妹,兒臣自然要太平一生幸福,而不是讓母后犧牲太平的幸福,而保住武家的榮華富貴。”
武媚娘頓時呆在那裡,因為她就是這樣打算了,卻被太子當眾揭開了遮羞布。
“一派胡言,武攸暨有何不好,其本身一表人才,本宮親自見過。”武媚娘強詞奪理道。
“好與不好,是母后所說,喜不喜歡,乃是由太平來決定,再說,武家明明已經有了婚約,而為了和皇家結親,直接毀掉了婚約,這樣的人又有多好?”李弘反駁道。
武媚娘頓時啞口無言,這件事情她自然知道,原本還滿意武家識趣,現在看來或許並非是一件好事。
“好了,武攸暨並非是良配,那就定薛紹吧!”李治大手一揮道。
他很樂意看到太子和皇后鬧翻,而且太子此舉也讓他不用和皇后爭執,簡直是一舉兩得。
武媚娘頓時氣急恨恨的瞪了太子一眼,然而太子的下一句卻讓武媚娘愣在那裡。
“兒臣也反對太平嫁入薛家!”李弘突然再道。
“為什麼?”
李治不由一頓,難以置信的看著李弘。
武媚娘聞言頓時幸災樂禍起來,她現在倒要看看這對父子怎麼鬧掰。
“薛家曾經來找過兒臣,捐獻義莊五萬貫,請兒臣出面為薛家拒絕這門親事!兒臣同意了。”李弘坦然直言道。
“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膽敢利用太平的親事牟利!”李治臉色一變道。
武媚娘也是呆呆的看著李弘,沒有想到李弘竟然如此膽大包天。
李弘不慌不忙道:“父皇母后難道還看不出來麼?世家不願意迎娶皇家公主!想要迎娶皇家公主的都是一些鑽營之人!”
李治頓時如遭雷擊,心中苦澀,很顯然他是很清楚大唐公主的名聲是多麼不好,所以他才選擇自己的外甥,卻沒有想到竟然連自己的外甥也不願意聯姻公主。
“難怪最近突然傳出薛紹頑劣的傳聞!”武媚娘若有所思道。
“母后明鑑!”李弘拱手道。
“薛家簡直是欺人太甚,竟然膽敢嫌棄朕的公主!”李治勃然大怒道,那是自己親妹妹的孩子,要是其他世家,他定然要讓其付出代價,饒是如此,薛家依舊在李治面前沒有大為失分。
李弘看著李治勸說道:“父皇莫要生氣,孩兒從一開始,就不答應將太平嫁給薛家,此次不過是順勢而為,正好坑薛家五萬貫錢!”
“不對呀!既然你答應了薛家,為何還反對太平嫁給武攸暨!”武媚娘眉頭一皺道。
李弘此舉可謂是兩不討好,根本不符合常理。
李弘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母后可還曾記得當初兒臣大婚的時候,曾經剔除數名世家嫡女的原因?”
“三代血親?”武媚娘恍然大悟道。
“什麼是三代血親?”李治皺眉道。
李弘解釋道:“父皇有所不知,禮記曾言,同姓為婚,其類不蕃,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則是旁系三代血親大婚,同樣其生不蕃,而無論是薛紹還是武攸暨都在三代血親範圍之內。”
薛紹乃是李治親妹妹的女兒,血緣更近,而武攸暨乃是武媚娘大伯的孫子,正好在三代血親範圍之內。
“怎麼可能,千百年來,都是盛行親上加親!怎麼會其生不蕃!”李治根本不通道。
李弘解釋道:“父皇無需懷疑,兒臣最近在禮部無所事事,正在研究天下婚配,兒臣曾經派人做過統計,但凡親上加親的夫妻,其所生的孩子有很大的機率殘疾,痴呆等等先天惡疾,正符合其生不蕃的理念。”
“當真如此?”李治豁然一驚道。
“太子也是說有一定的機率,那還不是有很多正常的?”武媚娘眉頭一皺道。
李弘嘆息道:“太平乃是兒臣最疼愛的妹妹,哪怕有一絲可能,兒臣也不願讓其受到傷害,遠的不說,父皇可曾記得長孫延!”
“長孫延!”
李治聞言頓時一顫,他又豈能不知長孫延,長孫延乃是長孫沖和長樂公主的兒子,乃是最為親近的舅表親上加親,而長孫延明明有最頂級的基因,卻十分愚鈍,最後還是李治看在姐姐的份上,將其封為縣男,讓其領一個閒職。
“可是要是不進行親上加親,天下世家又不願意迎娶皇家公主,這讓太平置於何地!”
李治臉色難看道。
武媚娘也是臉色不豫,他們夫妻二人強勢一生,臨到頭來,竟然讓他們為了太平的婚事向皇家低頭不成?
李弘躬身道:“啟稟父皇母后,兒臣正在禮部任職,負責天下禮儀,正好趁此機會,解決婚嫁禮儀,懇請父皇母后將太平的親事交給兒臣置辦,兒臣非但要讓那些不願迎娶公主的世家吃上啞巴虧,還能為太平選擇一個良配。”
“你來操辦太平的親事?”
武媚娘不悅的看著李弘,女兒的親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他們二人尚且健在,怎能讓李弘這個當哥哥的來操辦李弘的婚事。
李弘無奈道:“父皇母后,兒臣又豈願越俎代庖,然而兒臣僅僅有一個妹妹,卻有很多女兒,太平的親事就如此艱難,很顯然兒臣的女兒日後出嫁恐怕也會被世家嫌棄。”
“兒臣決定藉助太平的婚事,一舉改變天下世家不願意迎娶公主的風氣,兒臣要讓世家爭相以娶公主為榮,甚至大唐的公主還看不上世家,誰迎娶公主,誰就是下一個世家!”
李治和武媚娘對視一眼,默默的點了點頭。
大唐的公主名聲實在是太過於狼藉,的確是時候需要挽救了。
正如李弘所說,他們才一個女兒,而太子後宮龐大,女兒已經有了很多,由他來操辦婚事,且不說為了自己的親妹妹,就是為了他的女兒,太子也會竭盡全力的辦好此事。
“準!”
李治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