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頗為果決,自然已經認定楊思勖乃是下西洋的不二人選,她自然不會如此輕率。
“皇后三思呀!西洋各國距離大唐不下萬里期間跨越諸多國度,現在揚言一統四海,不過是痴人說夢,又何必在他國設定使官!”
崔玄暐反對道。
世家本就對李敬玄的背叛不滿,若是讓禮部再往天下各國派遣使節,禮部的實力大增,而李敬玄畢竟能夠再升一級,日後未嘗不能成為下一任宰相。
畢竟按照太子的提議,每一任宰相的任期是四年,而如今的宰相劉仁軌已經是第三年的宰相任期了。
現在各部有實力競爭宰相的都在暗自發力,謀劃下一屆宰相。
武媚娘眉頭一皺,畢竟崔玄暐所說的也是事實。
李敬玄卻早有準備,不慌不忙道:“橫跨萬里的確是交往困難,其中更是相隔諸多國度,然而有了四海侯之後,大唐的船隻卻能在大海航行,和天下諸國相連。”
“除此之外,大唐的絲綢和瓷器茶葉,也能夠透過船隻運輸,陸上絲綢之路雖然方便,然而其卻經過諸多國度,有了神舟縱橫四海,再加上大唐在西域諸國的使節,大唐將獨佔絲路的全部利益!”
大唐可不像明朝一樣好面子,大唐的施政方針最為務實,下西洋的最終目的乃是一統四海,自然不會放過西域諸國的潑天財富。
“嘶!”
聽到李敬玄的話,滿朝百官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可以聽出絲綢在極西之國的大秦,其價值等同於黃金,如果大唐盡收絲綢之路的利益,這將是何等龐大的利益,不亞於又一個石見銀山。
“便宜李敬玄這個老小子了。”
戶部尚書戴至德咬牙切齒道。
他乃是戶部尚書,自然知道海上絲綢之路是何等龐大的利益,如果按照太子的計劃,李敬玄的目的定然能夠達到。
到時候,非但禮部的實力急劇膨脹,就連他李敬玄恐怕也將會成為下一任大唐宰相。
“太子未免太過於偏心了!”戴至德幽怨的看了一眼太子李弘。
太子先是暴改刑部,推行皇權下鄉讓刑部的觸角遍佈天下,如今又變革禮部,讓禮部的使官,爆改天下。
然而他卻知道自己已經投靠了太子,皇上的人可以繼任宰相,皇后的人可以繼任宰相,而唯獨他不能,他唯一的機會,就是等!
等到太子登基的時候,他才真正有機會位列宰相。
……………………
非但戴至德,就連其他官員也紛紛難以置信的看著李弘。
太子簡直是天縱奇才,每到一個部門,就能帶領這個部門走向另一層次的輝煌。
下朝之後,李弘正準備離開,就被工部尚書攔住。
“太子殿下,天縱奇才,不如指點一下工部!”工部尚書一臉討好的看著李弘道。
戶部有了十二銀人和十二銅人,刑部皇權下鄉,戶部出使天下各國,縱橫四海。
而唯獨工部還十分落魄,而且工部向來不受人重視,他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不上不下,根本不受重視。
李弘詫異的看著工部尚書道:“孤不是已經提出了秦馳道計劃,更是開闢了荔枝道,你只需依葫蘆畫瓢即可,談何工部不興!”
工部尚書苦笑道:“這兩個皆是太子的功勞,微臣又豈能擅領功勞,而且這兩項都需要舉國之力,才能興建,所需的錢財皆是天文數字,實在是錢財難批呀!”
工部的地位不高,再加上這兩項皆是耗資巨大,也是李弘藉助太子身份,擔任長安留守時藉助關中旱災這才修建成功。
“而且秦馳道便捷,但是卻遇到了長江黃河的阻隔,也已經陷入了瓶頸。”工部尚書無奈道。
如今的秦馳道已經修建到了長江黃河邊界,就再也無法修建,只能採取分段來修,效率大大減少。
“既然如此,你何不集結工部之力,修建跨越長江黃河的橋樑,以供天下馳道通行,若能通行,工部何愁不行?”李弘反問道。
工部尚書苦笑道:“太子莫怪,此事臣等何嘗不想,然而長江黃河跨越太長,石拱橋、鐵索橋,根本無法修建,若是修建浮橋,卻阻隔南北交通,實在是難以下手。
李弘這才恍然,以大唐的技術,根本無法修建如此恢弘的工程。
“看在你誠心請教的份上,孤可以指點你一番,你可知道旱地行舟!”李弘鄭重道。
“旱地行舟?”
工部尚書頓時眼睛一亮道:“臣等當然清楚,此乃太子殿下專門為壺口瀑布所設計,讓船隻在陸地上能夠行走,避免了搬運貨物,讓天險變成坦途!”
李弘頗為得意的享受工部尚書的吹捧道:“壺口瀑布是天險,那長江黃河同樣也是天險,既然旱地可以行舟,水路為何不能行車!”
“水路行車?”
工部尚書頓時若有所思。
李弘點了點頭道:“尋常的船體都是運人,或者運物,這也是馳道到達河流需要轉車,將人載運過河,既然如此,那工部何不讓船隻將馳道馬車一併放入船中,直接運送過河,再度登上馳道,直接出發。”
“直接將馬車運送過河?”
工部尚書頓時醍醐灌頂,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足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需要再轉換馬車。
“不錯!孤曾經因為出海尋仙,曾經見到過一個特殊的神舟,其船體平坦,可以承載大量的物質,足以將人和車馬都運送過去,孤將其稱之為船渡!”李弘道。
“船渡!多謝太子殿下指點!”
工部尚書鄭重一禮道。
他乃是工部出身,自然知道船渡的便利之處。
有了船渡,非長江黃河天險變坦途,天下交通再無任何阻礙,大唐馳道將以最快的速度通行萬里,同時也不會影響船運!簡直是天縱奇才。
而他也將會憑藉此策,立下大功,日後未嘗不能和李敬玄競爭一番宰相之位。
“當然此策不過是折中之策,工部也莫要驕傲自滿,大江大河最重要的還是橋樑,工部莫要忘記繼續研究修建橋樑,等到有一日,長江黃河遍地皆是橋樑,馬車在大河之上飛馳而不停留,那才是真正的天險變坦途!”李弘訓誡道。
“多謝太子指點!”
工部尚書鄭重領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