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石榴紅

第71章 風起弦鳴,樂韻傳承

庫爾班靠在門邊,手裡握著調音器,沉默地點頭。

阿依夏走了進來,裙襬隨風輕揚,眼神卻堅定如初。

“我已經聯絡了幾個孩子家長,但他們還是決定讓孩子退出排練。”她將一張名單輕輕放在桌上,“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說怕影響學習,有的直接說‘音樂不適合女孩子’。”

“這不是個別人的想法。”林硯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這是文化認同和現代表達之間的碰撞。有人覺得我們在破壞傳統,其實我們是在守護它——只是方式不一樣。”

“可問題是,我們現在連舞臺都沒有了。”張婷苦笑。

空氣一時凝滯。

良久,林硯開口:“我們得換個地方。”

“換地方?去哪裡?”張婷問。

“學校。”

這句話像是點了一把火,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看向他。

“校園巡演。”林硯只要孩子們喜歡,老師支援,我們就有了底氣。”

張婷眼睛一亮,立即點頭:“我可以在支教學校做試點,如果反響好,還能申請教育專案資金!”

“這個主意好。”賽福丁終於開口,語氣溫和卻有力,“年輕人是最敏感的群體,他們能聽得懂旋律背後的情感。”

庫爾班也點了點頭,默默開啟了膝上型電腦,開始搜尋相關審批流程。

會議的氣氛慢慢回暖。

臨走前,林硯留下一句話:“我們要讓音樂走進生活,而不是被鎖在舞臺上。”

幾天後,張婷的課堂上響起了第一段融合曲目的試演。

她彈奏吉他,配合著一位維吾爾族學生的熱瓦普演奏,一段改編版的《牡丹汗》在教室裡流淌開來。

臺下四十多個學生屏息聆聽,有人偷偷抹淚,有人眼裡閃著光。

課後,一個女孩跑過來拉住她的手:“老師,我想學這首歌。”

張婷笑了,那一刻她知道,這條路是對的。

而與此同時,阿依夏也沒有閒著。

她悄悄拜訪了清真寺長老的孫子艾力。

兩人年紀相仿,小時候常在一起玩,只是長大後漸行漸遠。

“你爺爺說過,音樂要讓人記住祖先的聲音。”阿依夏語氣平靜,“那你願不願意來聽聽,我們是怎麼唱給祖先聽的?”

艾力猶豫了很久,最終點了點頭。

第二天傍晚,他帶著兩個朋友出現在老茶館門前。

“你們真的不擔心惹麻煩?”他低聲問。

“怕麻煩,就什麼也別做。”阿依夏淡淡一笑,“但我們不做,以後就沒人記得這些歌了。”

艾力沉默了一會兒,輕聲說:“我願意試試。”

這一刻,林硯站在二樓窗邊,看著樓下聚集起來的年輕人,心裡第一次升起一種踏實的感覺。

但他也知道,種子已經種下。

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籌備新節目的興奮中時,賽福丁找到張婷,悄悄說了句:“要不要一起試試,用布魯斯的節奏彈一首《瑪依拉》?”

張婷愣了一下,隨即笑出聲來:“你是認真的?”

“為什麼不呢?”賽福丁嘴角微揚,“音樂本來就不該有界限。”

於是那天夜裡,他們在老茶館的後院,悄悄撥動了第一根琴絃。

夜色如墨,茶館後院的空氣裡瀰漫著木香與風塵。

賽福丁撥動冬不拉的琴絃,張婷輕輕彈響吉他的前奏,一段布魯斯風格的《瑪依拉》在靜謐中緩緩流淌開來。

起初,音符有些生澀,像是兩個語言不通的人試圖用眼神交流。

但隨著節奏漸穩,琴聲開始融合,彷彿沙漠與綠洲終於找到了交匯的路徑。

庫爾班站在角落,默默除錯錄音裝置,低聲說:“這聲音……有點意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