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間,吉光獲取的數量非但沒有因為時局不好減少,反倒增加了許多。
其中兩個因素,影響最大。
第一個是臨安縣民兵教頭,每增加十人,便得一縷吉光。
看起來似乎有些少,實際上臨安縣雖非重鎮,但得益於宋家名氣。
來報名民兵的人,多不勝數。
能否保護村莊,縣城,倒是次要的。
一來免費學習了武道功法,二來趁機和宋家攀交情。
周邊各個村莊,乃至縣城中的兒女,都願意來湊個熱鬧。
十人一縷,百人十縷。
來參加民兵訓練的,何止千人。
僅僅第一年,便因此收穫四十縷吉光。
第二年還要更多些,達到近六十縷。
不過至此,因臨安縣民兵能收穫的吉光,也就差不多到極限了。
宋啟山曾想過把老弱婦孺拉來湊數,卻發現如果來了就走,吉光便會直接消散。
就連已經注入吉光的神樹,都會因此萎縮些許。
他頓時心中一凜,明白強行湊數,等人走了,便是資產降低,有弊無利。
好在民兵之事,並未於臨安縣終止。
前幾日和林青川在家中喝酒時,宋啟山便與其商討在秋谷城訓練民兵的事情。
臨安縣,也不過秋谷城所轄四個縣之一。
若能把這四個縣,連同城內壯丁都拉來做民兵,最少也能收穫好幾百吉光!
不過林青川只是通判,職權範圍內並未掌握民兵事宜。
要麼找更上一級的同知,又或者知府大人。
另外,其他三個縣已經有了一二百民兵,或者說是員外老爺們養的私兵。
這年頭,誰家裡不弄幾個護院,以防不測?
宋家想把手伸進別人的地盤,可不容易。
聽聞此言,宋啟山並未氣餒。
別人覺得手伸不進去,那只是別人的看法。
宋家,自然有宋家的手段。
除了民兵外,還有一項很大的收穫,便是孫玉飛的青睞。
或者說,和這位代縣令的“互惠互利。”
如今的臨安縣,誰不知道宋家?
每日來登門拜訪求辦事的,絡繹不絕,可比當年江寶瑞幫人平事熱鬧多了。
當然了,也的確有來找宋家平事的。
宋啟山親眼見證江家有多慘,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凡是來找他平事的,只要沾了作奸犯科,殺人放火,一律趕出去。
要是鄰里糾紛,兩家田產爭奪鬧出矛盾,倒是可以幫忙調解一下。
這些平頭百姓的拜訪,自然比不上帶品級的官員。
但是來十家普通佃戶,便能收穫一縷吉光。
來三家地主,也能收穫一縷吉光。
要是來個田產幾百畝的大地主,更是能收穫二三縷。
算下來,這兩年僅僅因為他人拜訪,得到的吉光便不下於七十縷。
此外,秋谷城通判林青川,縣衙那些新上任的官吏造訪,都帶來了不同數量的吉光,也有六七十縷。
產業方面的收穫,因為有四十畝介於良田和靈田之間的田產支撐,勉勉強強維持住了往年的收穫。
如此算下來,兩年時間,總計收穫將近四百縷吉光!
這還沒算宋念豐升任四品都司的官階,得他回到家鄉才行。
具體多少,宋啟山也不甚清楚,畢竟家中還沒來過四品官呢。
收穫的多,支出的也多。
每年兩次賜福,除了尚未成年的幼兒外,大人們都改成了一年一次。
只因為隨著修為增加,一縷吉光的賜福,實際上已經很難起到什麼效果。
就像在外闖蕩的宋念順,想給他賜福,少說也得三縷。
杜妙靈,童月柔,最少二縷。
光這三人,就消耗了七縷。
要知道最初的時候,宋家上上下下加一塊,也才消耗十幾縷罷了。
謝玉婉,宋念豐,宋念雲,宋念守均是如此。
唯有王楚玉因武道修為低,和孫子輩的宋承拓,宋承業,宋承燊,宋承奕一樣,依然每年兩次,一次一縷。
產業方面的消耗,維持在一年十縷。
畢竟田產增加到了三千畝之多,消耗的自然也多。
算下來,兩年時間的賜福,花去差不多八十縷。
至此,宋啟山手裡能用的吉光,也不過三百縷上下。
看起來還是不少,可在這位心神祖宅掌控者眼裡,卻是遠遠不夠。
一顆嗣玉果的消耗,便需要至少一百縷。
宋念守馬上要成婚,估摸著孩子最多到明年就該生下來了,總得給未來孫子預備一顆吧?
還有宋念順帶回來的雙修仙法,這是宋家踏入修仙層次的關鍵。
哪怕王朝都只能存在二三百年,甚至一百多年也比比皆是。
世俗大族,能維持三五代不衰敗就算相當厲害了。
宋啟山可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宋家未來的目標,必定是走出凡俗這個層次。
然而雙修仙法想補全,宋啟山此前計算過,最少需要千縷吉光。
區區三百縷,不能說聊勝於無,起碼達不到目前想要的效果。
祖屋中的雕像,朝著泥胎更進一步,如今只剩下一條大腿還是木質。
與雕像合而為一,外面的一切盡收眼底。
原本的十間祖宅,擴張到了十三間。
那塊山石,已經有丈許高,五尺寬。
表面溝渠清晰可見,隱約間,竟能見得一丁點綠色,像是什麼雜草種子。
神樹在沒有注入吉光的情況下,依然只有四米高,翠玉般的葉子,無風自響。
在這裡聆聽神樹妙音,讓人身心舒爽,捨不得離開。
看了眼第二間祖宅,宋念豐的修為,如今已是武道第九境。
比先前再次清晰了些,身上不再是尋常黑甲,而是多了一把刀,象徵著更大的兵權。
家裡最辛苦的,就是宋念豐了。
看似官做的最大,可誰能知曉他背後付出多少。
宋啟山微微嘆氣,家族想要壯大,總有些人需要多承擔些,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他又看向第三間祖宅,映入眼簾的,是熟悉身影。
宋念順的修為,竟又突飛猛進,達到了第十境。
修為的反哺,讓宋啟山也得到極大好處。
短短兩年,已經到第十一境巔峰了。
家裡再多來幾個人突破,反哺些修為,便可踏入第十二境。
若讓外面那些武道世家的人知道,怕是下巴都要驚的掉地上。
區區農家莊主,這麼高的武道修為,實在匪夷所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