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升級祖宅開始

第149章 驅逐李家

雖然心神祖宅中能夠重聚,但是需要消耗大量吉光。

所以晚點死,總歸是好的。

那些拜訪的官員,遠遠看到這一幕,都不禁在心裡暗歎。

不愧是把持朝政多年的老太師,快二百歲的人了,還能如此奔放。

隨後,宋念雲把這些日子統計的損失說了遍。

宋家子弟,因擋雷傷亡過半。

馬家,許家前來助力的精銳子弟,傷亡甚至要超過宋家的比例。

目前已經完成統計,資源也在發放中。

“因為爹您說以突破修為為主,所以眼下更多是偏向即將突破的人。”

“馬家和許家出力很大,我讓拓兒他們先給了一部分,並承諾等緩過這段時間,再做補充。”

“倒是李家,渾水摸魚,事後還因資源的事情心生不滿。雖說都是曾經固安村的一員,但到了如今還不識時務,我已和阿守商量,再減他們七成!”

“倘若還不知悔改,便逐出宋家莊,任其自生自滅!”

宋念雲這段時間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妥當,即便是宋念守也挑不出什麼問題。

有她坐鎮,老宅才能井井有條的做善後工作。

宋啟山道:“這些事你做的沒錯,繼續就是。至於李家,莫要再等了,直接逐出去!”

宋啟山目光無比犀利,雖然宋念順沒事了,但宋家,馬家,許家的損失,是實打實的。

可謂傷筋動骨,大傷元氣。

如此緊要關頭,李家都不能提供什麼幫助。

真要等宋家大禍臨頭,他們不反水才是怪事。

宋啟山活了近二百年,什麼人沒見過,什麼事沒經歷過?

像李家這樣的,日後必叛!

與其等他們叛了才做嚴懲,還不如現在就劃清界限。

若有一日李家真做了什麼對不起宋家的事,痛下殺手也無需憐憫。

宋念雲並不意外宋啟山會狠下心把李家驅逐出去,事實上家裡很多人早就有這樣的想法。

只是覺得老祖宗重情義,而李家當年又是固安村一員。

這麼多年情分,不好把事做的太過火。

如今宋啟山親自開口,那還有什麼好想的。

宋念雲應聲道:“我這便帶人去把他們趕走。”

宋啟山沉聲道:“該是他們的,讓他們帶走。不該是他們的,一粒米都不准他們多拿!”

宋念雲點頭,這事她心裡有分寸。

隨後,她喊了一些傷勢不重,已經恢復七七八八的宋家子弟,朝李家行去。

她這邊剛走,宋承嶽便過來了。

“爺爺!”宋承嶽神情沉重。

原本高大如山的身形,這些日子瘦了一大圈。

宋啟山看著他,問道:“金烏印記如何了?”

“已融入自身,現在除了烈陽之氣尚未凝聚完全,其它已經與築基無異。”宋承嶽道。

有了金烏印記,他凝聚烈陽之氣的速度比從前快了一倍有餘。

按照這個速度,最多三十年,便能達到練氣九重。

但宋承嶽並沒覺得高興,因為這是他二伯以性命換來的好處。

宋啟山見他神情,便知心裡在想什麼。

抬手拍了拍宋承嶽的肩膀,道:“無需多慮,印記傳承給了你,便要多多努力,莫要辜負家裡的期望。倘若有一日需要你把印記傳承給下一個人……”

話音未落,宋承嶽已然毫不遲疑的開口道:“必和二伯一樣,萬死不辭!”

宋啟山自然相信他能做到,至於宋念順的事情,並不適合跟家裡人說清楚。

反正等死後,該見面總會見面的,有些秘密,還是不要隨便透露的好。

不過這也讓宋啟山有了另一個想法,既然家人能依靠吉光重獲新生。

那這些道圖碎片,倘若佔據了重要位置,卻錯過爭奪真君之位的時間,豈不是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

這樣一來,便可省去子嗣許多時間。

但想想自家都能搞出來這種傳承法門,世外仙宗肯定也有吧。

人家傳承不知道多少年了,怎可能比不過自家。

宋啟山微微搖頭,罷了,暫時不去想這些。

如今最急著做的,是善後,是梳理。

與此同時,李家老宅裡,屋裡坐著的幾個老一輩,都埋怨個不停。

“宋家偏袒的未免太明顯了,我們又不是沒去人,不過是少死了幾個,便少了這麼多好處?”

“依我看,就算去再多也白搭,人家眼裡根本沒咱們。”

“話說回來,馬家和許家,是不是私底下給宋家主事的幾個塞銀子了?”

他們心裡氣憤,沒做事歸沒做事,終究去了人,你宋家憑啥什麼都不給。

一點好處不給的話,以後還怎麼讓人去幫忙!

他們可不管和馬家許家相比,自己的行為有多可惡。

反正去了就是去了,沒去就是沒去,終究是宋家不講道理。

這些人的腦子裡,已經形成固有的觀念。

宋家過於偏袒其他人,對李家處處打壓。

或是因為固安村時代,李家是村裡第一大地主,所以宋家起勢後,才如此壓制李家!

就在一堆人抱怨沒好處的事以後少做時,宋念雲的聲音,如呼嘯的狂風捲進來。

“宋家莊眾人聽令,即日起,李家逐出!三日內,離開宋家莊五百里範圍,凡宋家三年內相贈,盡數返還,不得帶走!”

李家眾人聽的驚詫不已,連忙從屋裡跑出去,只見宋念雲立於宅院屋頂,下方是眾多虎視眈眈的宋家子弟。

李家家主李明光頓時大驚失色,跑過去拱手仰頭道:“三太姑奶奶,不知何時如此大發雷霆,實在令明光惶恐。”

他的態度恭敬,又帶著委屈和不安,好似真不知道犯了什麼錯。

宋念雲看的神情更冷,道:“宋家危難,李家卻袖手旁觀,沒資格繼續留在宋家莊。”

李明光更加委屈,忍不住辯解道:“三太姑奶奶這話實在是冤枉死我們了,家中也派了人去,不過運氣好些,並未有太大傷亡。總不能說,誰家死的人多,誰功勞就大。”

“若真是如此,我李家早就傾巢而出,哪怕都死在宋家老宅,也絕不皺半下眉頭!”

如此言語,堪稱無恥至極。

李家也就派了兩個武道第十境,再往上的高手一個都沒去。

即便如此,去的人也是偷奸耍滑,否則怎會傷亡如此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