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青陽宗負責把守邊界的弟子,從未仔細查驗過。
就這樣沒過幾年,宋家潛伏在世俗中的弟子,基本上都被接了出來。
只留下那些修行武道的年輕子弟,負責產業操持,擾亂世俗發展規律。
青陽宗位於一片山脈之中,方圓數千裡內,都是他們的地盤。
左邊臨近葬仙河,傳聞上古仙神曾在此大戰,隕落眾多。
千丈寬的葬仙河,總有驚濤駭浪。
一捧河水,便重若千斤。
即便水性神通為主的修行者,踏足其中也會被削去大半法力。
右邊則靠近天陽山脈,越過去,便是一處同樣有金丹真君坐鎮的宗門,名為天霜宗。
其宗門勢力,要比青陽宗還要強些。
有兩三種不同的法門,只是品級較低,已經三千多年未曾出現過紫府元嬰了。
至於前後,則是一望無際的密林,山川,河流。
只有極遠處,才會抵達大宗門的地界,倒也沒什麼好說的。
宋家的人離開世俗王朝的範圍後,便隱藏在葬仙河附近。
這一日,宋承燊來到大周王朝,在一處密室見到了宋啟山。
“爺爺,我來接您出去。”宋承燊道。
宋啟山點點頭,看向身邊老牛,拍了拍牛頭,道:“變小點。”
老牛從地上爬起來,抖了抖一身黑毛,晃盪幾下身子,立刻小了好幾倍。
除了依然覆蓋全身的黑毛外,體型倒是和尋常家牛差不太多。
這是最近兩年宋承燊自外面找到的,一種專門給妖怪用的變形法術。
老牛還真學會了,可大可小,很是隨意。
宋啟山跳上牛背,手裡抓著一根葡萄藤做成的木杖。
幾百年裡,葡萄架一直存在著。
哪怕宋家宅院經歷數次大戰,那株葡萄根始終沒有損毀。
這次離開,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所以宋啟山便把葡萄藤做成了木杖帶走。
以他現在的本事,隨手一放,便可立地生根。
騎著老牛出了密室,哞聲中,牛蹄下方升起一團雲霧。
託著一人一牛,升到半空。
低頭看著越來越遠的地面,那些曾經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也將離去。
宋啟山微微嘆息:“待有一日回來,希望還能遇到幾個故人。”
真正的故人,早已死去。
如今的故人,只是稍有點聯絡罷了。
以前覺得這點關係無足輕重,然而此刻背井離鄉,方知有多沉重。
異國他鄉,就算見到故土的一條狗,都會覺得異常親切,此乃人之常情。
宋承燊笑哈哈道:“爺爺放心,或許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回來。到那時,這裡就真是我們說了算!”
這話倒是沒錯,宋啟山如果有一日真的重回故地,說明青陽宗已經被取而代之。
世俗地界,自然徹底屬於他們。
宋啟山沒有再多言,與老牛騰雲駕霧,跟著宋承燊一路越過諸國。
很快,他們便來到青陽宗的地界。
兩名負責把守邊界的弟子,看到騎牛的宋啟山,好奇問道:“李道友,這位是?”
別人他們可以不問,但一人一牛,實在太顯眼了。
宋承燊衝他們招招手,兩名青陽宗弟子不疑有他。
走過去側耳要聽,結果迎來的卻是獰笑。
宋承燊一手抓住其中一人的脖子,硬生生將其腦袋擰了下來。
那弟子倒是想反抗,然而止戈神通,封住了他的靈氣。
等反應過來時,腦袋已經搬家。
至於另外一人,則被宋啟山手裡的木杖洞穿眉心。
同樣的殺伐之氣,同樣的止戈神通。
這就是宋啟山的能力,可以自由轉換成見過的任何一種靈氣。
包括神通,如果能夠領悟,便可隨意施展。
這兩個青陽宗弟子態度倒是沒問題,可惜他們看到了不該看到的人。
而後,宋啟山又將靈氣轉換成虎炁,將兩具屍首中的殺伐之氣沖刷乾淨。
最後把他們的屍首撕的粉碎,在附近找了塊地方埋起來。
如此就算被人發現,也只以為是青陽宗自己人做的。
宋承燊都忍不住誇讚道:“爺爺這一手,當真是栽贓傢伙的極品手段!”
“咱們之後的計劃能否成功,可全看爺爺的了。不過爺爺這麼厲害,肯定萬無一失,手到擒來!”
宋啟山拿起木杖在他腦袋上敲了下,笑罵道:“你倒是學會捧殺了,莫要廢話,其他人在哪?”
宋承燊揉了揉腦門,雖然他現在是築基中期,宋啟山明面上依然只有武道十九境和練氣九重。
但不知怎麼的,這個練氣九重打起人來,讓他感覺絲毫不比築基後期的重明子差。
繞開青陽宗後,一行人來到葬仙河附近的山谷。
山壁已經被挖出大洞,以樹木和亂石遮擋。
搬開巨石走進去,裡面燈火通明。
數千宋家子弟,在此休養生息。
雖然對世外仙宗很是嚮往,卻沒人敢隨意亂跑。
好在這裡的靈氣,比世俗王朝地界濃郁的多。
眾人欣喜修行,也沒心思到處跑。
見宋啟山和宋承燊進來,眾人連忙起身參拜。
“拜見老祖宗。”
宋啟山微微點頭,待其中一人過來,問道:“可準備好了?”
那人名叫宋開元,練氣八重的修為,是宋念豐這一脈的,修行的是太玄金烏卷。
今年已經一百多歲,但在宋啟山面前,依然和孩子沒區別。
他走到跟前,躬身行禮後道:“願為家族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宋啟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莫要害怕,就算真死了,家裡也一直會記著你的。”
宋開元咧開嘴一笑,他的天資一般,武道十六境到頂了。
至於築基,以目前的壽命來看,很難達到。
如果死前能為宋家做些大貢獻,死也值了。
“那就去吧。”
宋開元點點頭,轉身離開。
宋啟山又看向宋承燊,道:“此事萬分重要,莫要露出馬腳。記住了,一定要他不著痕跡的知曉!”
宋承燊應聲:“爺爺儘管放心,我們已經準備很久,不會出岔子的。”
宋啟山嗯了聲,待宋承燊離開,他才轉身面向宋家眾人。
數千人蝸居在山谷內,實在憋屈。
“莫要著急,屬於我們的好日子,很快就會來。”
“再等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