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騎牛而行,悄無聲息的把靈氣轉換成了殺伐之氣。
好在金闕子雖然很強,但宋啟山先前並未反抗,沒有暴露靈氣的屬性。
現在就算展現出殺伐之氣的屬性,金闕子也只會以為他一直修的是這道法門。
一路前行,老牛時不時從地上拽下把靈草。
世外仙宗到處都是靈氣,雖然不比靈田中那麼濃郁,但長出來的也算靈草了。
先前來的時候,沒有時間和精力多看。
此刻坐在老牛身上,宋啟山遠眺他方,才發現世外仙宗遠比想象中更加宏偉。
目之所及,便有數座萬米高山。
而在世俗中,山峰能有幾千米就算得上頂尖了。
不久後,宋啟山來到了一處村落。
這裡開墾了百畝靈田,由青陽宗治下的十幾名靈植夫負責。
靈植夫的修為,大多在練氣三重到七重之間。
看到宋啟山騎牛而來,且氣質不凡,一名中年靈植夫走上前來,拱手行禮。
宋啟山也客氣的還禮,而後低頭看著下方靈田。
世外仙宗的靈田,和他在大周的那些祖產不同。
這裡的靈田無土無水,植株漂浮於半空,全靠靈氣滋養。
靈氣絲絲縷縷,進入植株中,只有極少部分能被吸收。
然而迴圈往復,日積月累,便會很多。
而且對靈氣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明悟法門即可做到。
宋啟山不禁在心中感慨,果然還是要多出門,才能增長見識。
家中祖產以傳統路數,泥土栽培。
看似讓植株有了根基,實際上靈植未必需要。
反而泥土跟著吸收了很多靈氣,說是土地靈氣濃郁又能如何。
這裡的植株沒有泥土,也一樣能吸收到靈氣,反倒更簡單了。
他不禁想到了修行,人人都將靈氣引入己身,使得修為增長。
從這點來看,身體就像大周境內的靈田土地,那植株是什麼?
丹田?
魂魄?
若沒有身體,可還能讓修為增長了?
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
一時間,宋啟山竟想的有些出神,似乎把握到了什麼,又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見宋啟山看的出神,那名戴著草帽的中年靈植夫不得不開口問道:“道友此來,所為何事?此處乃我青陽宗地界。”
先把禮節做到,再丟擲青陽宗的名號,算是進退有據。
宋啟山這才抬頭看他,問道:“你們種植靈田,這種靈氣迴圈往復之法,可費力?”
“不算費力,以小周天之法,將靈氣在植株中來回導引即可。”中年靈植夫回答道。
“小周天之法?”
“很簡單,原先是修行之法,後來有了各種法門,就只用在靈植上了。不過聽說一些沒有法門的散修或者妖魔,還在用這種方法。”
宋啟山聽的心中一動,問了問小周天之法怎麼用。
中年靈植夫並未隱瞞,一五一十告知。
畢竟能來到青陽宗地界,就算是個散修,修為也不可小覷。
世外仙宗並非平和之地,一路妖魔鬼怪且不說,人心叵測,爾虞我詐也不少見。
而小周天之法在世外仙宗並非什麼秘密,幾乎人人都會。
宋啟山不會,反倒顯得有些奇怪。
所以中年靈植夫說了個完整,同時又疑惑的看著宋啟山。
至於座下黑牛,中年靈植夫能看出些許神異,卻不知曉究竟是什麼來頭。
宋啟山聽完後,便明白了其中道理。
所謂小周天,便是將靈氣引入體內,沿著固定經脈迴圈一次,便叫小周天。
按中年靈植夫的說法,還有大周天之法,也就是途徑更多的經脈。
這種修行法門,對靈氣沒有任何要求。
不管烈陽之氣,還是朝霞之氣,龍虎之氣,草木之氣,都可以。
且入體後,靈氣並沒有固定的屬性,全靠法術來延伸。
宋啟山聽的有些訝然,如此看來,倒是和自己的情況有些相似。
沒有屬性的靈氣。
只是自己能隨意轉換成別的靈氣屬性,而無論小周天還是大周天,都做不到。
並且說是對靈氣沒有要求,實際上還是有很大限制的。
比如說烈陽之氣,引入太多便會渾身不自在,容易走火入魔。
又比如冰寒之氣,會讓人渾身寒冷,肉身僵硬,也容易受傷。
另外地勢同樣有影響,火毒猛烈的火山口,含有瘴毒的沼澤地,太寒冷,太熱……
正因為如此,大小周天的修行法,才會被各類法門替代。
固定的法門雖然不能引入各類靈氣,算是一種限制,但好在不受地勢干擾。
你需要烈陽之氣,無論冰寒之地,還是瘴毒滋生,又或者貧瘠處境,都不會受影響。
因為烈陽之氣,無處不在。
甚至可以說天地間的萬物之氣,多半都是混雜著遊蕩,處處都有。
而且固定法門的築基託舉,洞天福地,道圖懸掛,都使得同境界遠比大小周天更加強悍。
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大小周天被下放到供靈植夫照料靈植,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於散修,本就是草芥一般的角色。
即便有機緣能讓你得到,也很難保得住。
古往今來,能修行到紫府元嬰的散修,在上古仙神時代結束後,就再沒聽說過了。
而妖魔則是一個另類,他們無法吸收天地萬物之氣,仍在使用大小周天的法門。
弊端雖有,但妖魔有自己的地盤,且壽命遠比人族長久。
所謂的弊端對它們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宋啟山要了小周天法門,除了想在自家靈田上試一試外,還想給老牛一份。
老牛現在也算妖魔了,只是心地善良,並未做過什麼壞事。
若能成長起來,將來有一位大妖怪給家族護道,也不算壞事。
對靈植夫道謝後,宋啟山繼續騎牛向著青陽宗山門而去。
等離開了靈田範圍,他笑著拍拍牛頭:“給你這畜生弄了道法門,且要用心修行,莫要浪費了數百年來的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