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闢蹊徑?”李漫若有所思。
王曜沒有深入溝通,寒暄兩句後結束對接。
瞭解完三個甲方物件的細節和需求後,規劃了一個大概的方案,等細化好再逐個通知。
一直工作到晚上下班前,任全來了訊息,直接發給了王曜一份對賭合同。
對賭合同一般只需要公正即可,王曜讓張三確認沒問題後,用【星火合作社】的主體簽署,正式生效。
線上票務專案合作,將格瓦拉網改成了更加爽口【看片兒網】,聽說是花了不少錢請大師起的,連slogan都有了。
‘聊電影,來看片,買電影票,來看片,看片網,專屬影迷的網!’
王曜覺得這個大師應該是個高人,樸實無華的語言下,基本上將平臺屬性和功能闡釋清楚了。
而且還帶著一股淡淡的詼諧和網感。
很奇怪,這個這麼離譜的域名,竟然還能新註冊,果然是燈下黑嗎?
接手【看片兒網】ceo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核對資產。
原來的格瓦拉沒有什麼資產,只有10個核心創始人員負責線下影院對接以及網站線上運營維護和內容生產。
剩下的就是任全收購後,再次注入的200萬流動資金。
任全當時號稱估值1000萬是為了溢價拉王曜入夥,實際上算上這兩百萬流動資金,他們一共就投入不到四百萬。
王曜也不計較,重新規劃了公司各個職能,原來的核心團隊依舊負責對接線下,並且還要擴充到20人,至少要透過任全的關係網,對接到上滬所有的電影院,能合作的就直接敲定合作,線下入駐,不能合作的等以後再說。
隨後就是以50萬/年的託管費,線上平臺交給【星遊公司】代管,保證全年網站正常維護日均pv(頁面瀏覽量)100萬,超出部分額外計算。
2010年華夏頻寬流量成本非常高,這也是各大網際網路平臺虧存的主要原因。
網際網路日常執行成本主要四個方面,頻寬硬軟體成本、技術人力、內容生產稽核、市場推廣。
虎撲平臺每天日均pv在1000萬左右,會員數百萬級,每天的運營成本不算推廣大概1.5萬左右,其中硬軟體成本40%、人力成本佔60%。
看片兒網目前規模最多也就萬級會員規模,而且主要的人力成本可以攤平,換算下來穩定每天50w~100w/日均pv,成本應該可以維持在1000/天,一年也就三十六萬,剩下的14萬作為備用,如果萬一網站火了,估計也會有新錢進來繼續轉。
而星遊公司的人可以攤平部分用人成本,一舉兩得。
剩下內容生產和運營部分可以交給星火合作社的電商運營兼職,每天搬運內容,至於生產內容王曜沒準備太大投入,最多等接到片方宣發廣告的時候,再組織做一些內容刷曝光。
再有就是天火網媒的所有簽約藝人跟合作模特,都將註冊看片兒網的賬號,同步微博內容更新,每天發發美照,分享一下動態或者影評。
馬若已經連續請本地的女生看電影一週了,基本上每天都能送出三四百張票,錢是胡導這些片商出的,但粉絲和好感度卻被馬若佔了。
平均100元/人的獲粉成本,粉絲群都是高質量活躍粉,光是她的私域近千人,在初期就能奠定上滬本地穩定的消費人群,
而且周聰那邊的全國各地的學生消費者私域,已經拓展上百個群,快十萬人了。
這些都是隨時可以導流轉化的潛在使用者和消費者。
格瓦拉有一套自己的人工單機線上虛擬座位系統,蔡昊雨最佳化了一下變得更加便捷,等以後真正發展起來盈利了,再考慮實時聯網技術。
目前為止,因為《阿凡達》的火爆,看片兒網每天佣金營收大概有1500左右,每天賣一兩百張,因為都是3d場次一張票能賣100多,佣金就高,但是隨著這個熱度衰退,營業額可能會腰斬。
而王曜的目標是每天7000張票,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實現的。
不過只要網站能開始穩定運轉,那後面的營銷就會接踵而至,王曜手裡至少有十套可實行的引流轉化方案。
但眼下,王曜剛好還有一份大禮,作為【看片兒網】的開門紅。
“瞿總,為了慶祝即將迎來的重生,我給你拍套照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