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中沒有時間參照,開始之時,許崇還會以心莫算,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他也就慢慢適應了這好似一成不變的宇宙。
此次前往天外,他勢必要將太乙五煙羅煉成,將九天火府真圖法力修煉圓滿。
隨著九天火府真圖法力慢慢增進,漆黑如墨的先天玄冥真水法力,漸漸染上了一層金輝,隱約化為玄黃之色。
許崇在天外閉關煉寶,沒了時間概念。
而宇內之中,卻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仁宗之後,英宗只在位了四年,在位期間,只做了一件大禮儀之爭。
之後神宗繼位,重用王安石推行熙寧變法,豐盈府庫,鍛鍊強兵。
前期成效卓然,有力發動熙河開邊,收復了不少被西夏侵佔的土地。
但如此變法,卻也讓許多底層官吏,得以趁機大肆搜刮,天下怨聲載道,許多朝臣,也開始由支援到反對。
雙方在朝堂之上斗的你死我活,變法、開邊,都只能先放在一邊。
導致前期得到的一點成果,又盡數喪失。
神宗皇帝在這樣複雜的局面下,苦苦撐了十幾年,最終耗盡心血。
之後年幼的哲宗繼位,高太后掌權,將變法派盡數趕出朝堂。
黨爭稍稍平息,可還未安穩幾年,哲宗親政,繼承父志,重啟變法,重用章惇等變法派,稱為新法,打擊原有舊黨。
新法同樣收到了一定成效,可惜哲宗命短,親政後不足七年,便一命嗚呼。
而後哲宗之弟,端王繼位,也就是那位宋徽宗趙佶。
趙佶愛享受,喜奇石,崇道,神霄派雷法,聲勢最是煊赫,也最得寵幸。
王文卿坐化昇天後,神霄派無教主,林靈素威望最高,又得皇帝寵幸,暫為神霄領袖。
出於自身利益與教派立場,林靈素時常在趙佶面前訴說佛門醜事。
時間一久,趙佶便也聽其言,稱佛教為‘胡教’覺得有礙禮儀教化。
下旨,改佛為大覺金仙,易服飾,稱姓氏。
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
還將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令其留髮頂冠執簡,女尼為女德。
寺廟改為道觀。
由林靈素負責主持。
五臺山,金光寺等一眾和尚來到黃極宮中,對著太乙混元祖師哭訴,求太乙混元祖師能讓他們居於後山,躲避這場佛門之劫。
“都起來吧!這黃極宮建成,有你們一份力,也不必去什麼後山,若有神霄來人,老道自會與他們分說。”
太乙混元祖師嘆氣一聲,招手喊來弟子。
“龍飛,你帶人將踏星坪的院子收拾出來,給諸位大師暫住。”
眾和尚大喜過望,連連拜謝。
黃極宮佔地不小,五臺派如今弟子雖多,卻都是修行之輩,小有成就便要下山,或行道積攢外功,或尋找材料煉劍煉寶,是以黃極宮中空閒地方頗多。
打死許崇也沒能想到,當初一時念頭,竟招來今日果報。
眾和尚為他們五臺派建造宮室,作為道場,今日便要護著他們渡過這場佛劫。
若只是機緣巧合也就罷了,若是有人指點,那才是真個恐怖。
可惜如今這一切,許崇卻是暫時不知,連龍飛入門也不曉得。
五臺山眾和尚躲到了黃極宮中,負責來五臺山該寺廟為道觀的神霄道人自然來黃極宮中詢問。
混元祖師威名卓著,執掌北方道家牛耳,來人不敢不敬,更不敢搜查,見寺廟無人,只是遣人來問了一聲,而後將佛像金箔揭了,推倒泥像,便作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