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術通神

第七百六十九章我越強,他就會變的更強

茅道長告訴我,在進入南緯三十八度線以前我還有機會看到北斗九星。

這裡說一下,北斗不是七星,它是九星,其中有兩顆星常年隱而不見。

不過這個不見,只是相對肉眼的不見,人若以心神視之,還是能看到的。

茅道長告訴我,觀這北斗九星,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合字,合上了後,就會領上北斗九星的那個力量。

其實我覺得觀星不是一個很物理的說法。

坦白講,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星象全都是虛幻的,它不是一個當下時間的表現,它是光線穿透茫茫宇宙,旅行了n多年之後,對映到我們的視網膜,然後匯入神經系統成就的一個虛幻的影像。

它存在,它就在那裡,這世上,不管有我,沒我,它一直都存在。

但人做為一個客觀的接受體,他應該用一種什麼方式來觀察這些存在的物件呢?

道家給出的答案很簡單,用心來看。

眼睛只是告訴了我們,它在哪裡,它在星穹的基本位置,外加一個基本的執行軌跡。

但若想真正看清楚它的樣子,領會它,融合它,卻要用自已的心神。

我成就了鬼仙之能,擁有了一些不太好說的,所謂神通力量。所以,呼叫心神對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就這樣,我在甲板坐了兩天。

兩天後的某個夜晚,我感知到它們了。

這九星代表的就是九種不同的力量,與人身遙相呼應的便是,道家所指三關九竅中的九竅。

而這九竅指的可不是人身上兩耳兩鼻嘴巴之類的九個孔洞。它指的是九個位置,這九個位置是明堂,洞房,泥丸,氣府,鵲橋,重樓,鳩尾,絳宮,黃庭。

很有趣的名稱,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洞房,洞房這個地方,在兩眉直向上,入腦二寸的位置是洞房。

還有泥丸·······學了這麼多,也應該給泥丸正一下名了。泥丸指的不是松果體,它指的是整個大腦的機能。也就是說,人體的整個大腦就是一個泥丸宮。(三關九竅的內容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感興趣找一下就行,我就不再詳細講了。)

我用了兩天時間,感應到了北斗九星,能體會那裡面散發出的一道道不同的力量,接下來,又開始感應南斗六星。

南斗有六顆星,傳說掌握了人間的一切陽性事務,像什麼衣食住行,等等這些都是南斗六星來掌握的。

我只坐了一天,就知道,這南斗六星提供給人的是什麼了。

它是慾望。

是六種不不同的慾望,是人身六識生出來的慾念。

這個,不是說它好與不好了。

而是這個慾念反應到人身就一定存在。存在了,就會與七情遙相呼應,呼應了之後,才能誕生這芸芸的大千世界。這有了這欲界中的一切一切。

而到了這一步,我才知道,七情六慾並非不好。

同樣,世上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好,不好,只是相對自身而論的。

拋開了自身,它們在那裡,發生著,存在著,無關好與不好。但只要牽扯到自身了,讓我感覺痛苦,難受的,統統認為是不好的。讓我們感覺舒適,愉閱的,就稱之為好的。

太主觀了!

所以,我認為。

仙道和魔道,這等等的一切,其實無所謂好與不好。

它們是對等的關係,就好像太極陰陽魚中的黑與白一樣,無所謂,哪個好,哪個壞!

感受到了這些還遠遠的不夠,這僅僅是學習的開始。在第六天的時候,茅道長用粉筆,在船尾的一塊甲板上給我繪製了南北兩鬥不同的星陣。

星陣是合乎兩鬥星相力量而專門製作的陣勢。

人置身星陣當中的學習分兩步,第一步是踏星罡,走星步。第二就是坐星陣。

對應的,還要掐訣。

北斗星訣,是以大拇指與小指相接,其餘三指在走星陣的時候是伸直狀態。坐星陣的時候是放鬆彎曲的狀態。

南星星訣是用大拇指與中指相接,接著其餘三指同北斗星訣的用法完全一樣。

走星陣之前,要與天上的星斗有一個感應。

感應上了,接上那股勁了,再透過走星陣的方式,把那股力化掉,合上身。

這樣一樣,我感受到的,是南北兩鬥星當下時間的力量,它不是光中攜帶的力量,那個太慢了。

這種方法有點像量子物理中的量子糾纏。

總之,科學是說不太明白,但我用了之後,我知道,我合上這南北兩斗的力量了。

這個過程我用了九天。九天後,茅道長又教我一念一符。

所謂一念一符,簡單講好像是程式設計一樣。

比如,我要推倒一個木樁,那麼我要程式設計的話,我首先要設定一些變數,還有目標物件什麼的。然後還要有一個觸發的事件,事件引發了什麼東西。

放到所謂一念一符上,就是當目標出現,要把目標的基本屬性感應出來。

就是說,這東西是陰性,還是陽性,五行歸於哪一類。

在學到這兒的時候,茅道長又講了事間物件的劃分。事間的事物分為五行之事物,五行因緣事物。五行指的是單純物性的存在。而除了單純物性存在的東西外,還有一種因緣之物。

因緣之物,就是人透過一系列的方法,按照自身意願,加工合成的物品。

舉個例子,塑膠,它就是屬於一個因緣之物。

它非自然而生,而是人工合成生出來的,它上面依附的全都是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因緣。

所以,這類東西,按道門術數來講,不能把它歸於先天五行之內,而是納入後天五行因緣之中。

也有人說,這東西不在五行之列,其實不是這樣,塑膠,只是五行基本物質,透過化學方式演變得來的一種物品。它的基礎還是五行,只不過,它上面附加了許多的因緣事件。

綜合下來,比如我要用一念一符的力量去劈開一塊現實世界中的木頭。

那麼,第一步,將木頭納入心神,知曉它的全部肌理,細微。第二步,確立五行,第三步調動地元五行中的金中一行。第四步,讓五行金與北斗中的殺伐之力相合。第五步,劈下去。

這只是一個白話的大概,實際操作起來,還有很多稱之為細節的東西。

而隨著這種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漸漸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每個人,每個物品,它們都是一些資料。我需要做的,就是分析資料的結構,然後將其或改變,或終結。

數學!

對,偉大的數學!

雖然枯燥的讓人頭痛,但數學實際上卻是能說明世間一切終極道理的最有效手段。

從印尼的外海到紐西蘭,正常走的話,也就是一個多星期的航程,但為了躲避一場突出奇來的風暴,我們在中途耽擱了五天,繞了一個大彎兒後這才又拐進正常航線。

所以,到達紐西蘭外海的那天已經是十二天後了。

這天,船長通知我們,再有幾個小時,就能登上陸地了。

然後,我們一行數人,站在甲板,眺望遠處天際,彼此誰都沒有說話。

就這麼,安靜了幾分鐘後。

茅道長對我說:“昨晚我觀了一下星象,星象稍有改變,這南極一行,怕是要你一個人自已獨自走了。”

我說:“一個人,就一個人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