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術通神

第一百章合進來重量,才會有力量

這八對錘就是那種,我們小時候看連環畫,什麼李元霸呀,什麼隋唐演義裡,武將們用的那種大錘。

八對錘。

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像瓜,有的是帶稜的,柄也有長有短。

但每對錘下面,都有對應的重量標註。

我一一看過,待看到最後一對時,我心裡倒吸了口涼氣。

這八對錘,最小的一對才二十斤。

最大的一對,也就是我最後看的這一對,它們是三百斤!

三百斤吶!

一隻就是一百五十斤,七十五公斤的份量。若是舉的話,興許能舉起來。但要是當兵器用,耍起來,這就不是一般人類的本事了。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對三百斤重大錘的錘柄。

它上面竟然有著清晰的把握痕跡,由於用的太久,那錘柄竟都磨的發亮可以照人了。

這是什麼人用的啊,這人得有多大能耐呀。

倒吸口涼氣的同時,我再沒去看那三百斤的錘,而是在其它錘中找了找,最後我找了一對六十斤的錘。

我試試,能拿起來。並且感覺不是很吃力。

放下這對錘,我又走到了書案那兒。

搬過椅子,坐下後,我打量一圈,看到案頭有厚厚一摞書冊,我拿過一本,瞟了眼封面。

‘伶仃子錘法心解’

我放下,又拿了一本,看封面,還是伶仃子的。

又拿了,一一看過,一連五本全是伶仃子著的。

後面,又是九散人注的錘法心解。

九散人?

這名字好古怪。

接著我繼續翻,這九散人著的只有三本。

再後面就是,蘊妙道人著的了。

我開啟這蘊妙道人的,翻開第一頁首先震到我的是那一行漂亮的小字。

太讚了,字字力透紙背,並且剛勁之作,不失藏鋒之妙。

文人嘛,都喜歡文字的東西。眼看這些書冊都不厚,我就先從蘊妙道人的心解讀起來了。

裡面講的真就是錘法。

講這個錘騎馬作戰的時候怎麼來用。

方法分有涮、曳、掛、砸、擂、衝、雲、磕、蕩等等諸多的類別。

每一種有都詳細心得,比如掛法,適合對付刀,棍之類的東西。

講的全是實戰理論,比較對方騎馬衝來,一刀劈落,用錘怎麼來對付等等這些古戰場的玩意兒。

我一一讀過後,又讀了其餘兩人著作。

基本類同,全是騎馬作戰時錘的用法。

這東西,真如太極老李所說,已經絕了,真真的絕了。

另外九散人寫的錘法心解後面,還有一些關於怎麼挑選戰馬的講解。

意思是說,用錘這東西,力太大,一般的馬根本就受不了。

戰馬怎麼挑,也有很多的講解,九散人在心解裡,專門寫了幾千字詳細講解了如何選馬。

我看的非常仔細。

不覺得,一晃神就到了午飯時間。

聽到門口那有響動,我過去了。

只見門開了,太極老李端了一個餐盤子站在門口笑咪咪地看著我。

我瞟了眼餐盤子,有飯,有肉,有湯,還有魚。

我笑了。

“三百五十塊錢,十天夠嗎?”

老李樂了:“夠了,大不了我倒貼。”

我接過餐盤說:“你們太極門這可是煞犯苦心吶,你怎麼不早說呀,早說我早點過來。“

老李搖頭感慨:“這東西憑的就是一個因緣,你那本家跟門裡的老人物商量了好久。他們這才點頭同意。但是呢,不能跟你講白了,只能是稍作提點。接下來,你能不能找到這裡來,就全看你造化了。”

我點了下頭後又說:“那三百斤的大錘有人耍過嗎?”

老李笑了:“有,在建這個館之前,有四個人玩過,建成之後,只有一個人碰過那對錘。”

我一聽這話,突然有種受打擊的感覺了。

在此之前,我確實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個兒好像很厲害了。

可現在看到那對錘。

我才知道什麼叫做差距。

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吃過了飯,老李關門我重回到那個書案,看了會書冊,閒來沒事,我又開啟了書案的一個抽屜。

然後我找到了一個ipad,配套的還有充電器。

我把這玩意兒弄亮,發現裡面沒什麼應用。

附近也沒有wifi網,正要關的時候,我突然就找到了四個影片。

點開後,我被驚到了。

這四個影片,是不同角度,拍的同一個人。

由於當時拍攝的光線很暗,再加上有一定距離,我看不清那人長相,依稀瞅好像是個中年人。

他身材不高,穿了一件灰色布質的練功服。

然後,他拿的是那對最重的大錘。

如果拿,我相信這對一個舉重運動員來說不是難事。

但讓我震驚的是。

他在玩兒,在耍,在打,在地上閃轉挪轉。

他的樣子,就好像沒拿錘一般!

我看著這影片,然後我明白一件事。

練這個錘,就是要把它練沒了。能練沒了多少斤的錘,就有多大的本事。

就是這麼簡單,但怎麼練?

我反覆看了這一組錘法演示,我知道這裡面肯定有門道,肯定不是用蠻力,肌肉,筋骨之力那麼簡單。

但門道在哪兒呢。

我這時退了影片,拿著這個ipad胡亂劃,點。

點著,點著,我開啟了一個看圖軟體,然後我就看到了一組漫畫。

漫畫有兩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