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入深秋,
天氣已經變得有些涼了,
早晨起來,甚至能夠在乾枯的荒草之上看到白色的霜凍。
山林之間,
不少樹木茂盛的樹葉也已經變得枯黃,風一吹,便是簌簌從樹上飄落下去,鋪滿了整個大地。
沈長川回到大灣村已經是有了數日了。
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之內,
大灣村也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一切都安好。
最壞的打算沒有發生,
沈長川也是鬆了一口氣。
而在回來修整的這幾日內,他也是順帶將斂息術修煉到了100%的圓滿層次。
這倒不是因為他天賦悟性超人,
能夠在短短的數日之間之內將斂息術修煉至圓滿。
而是因為這是在一個月前入山尋找洞府遺址過程當中努力的結果。
在最開始沿著地圖踏上路程的時候,他接連遇到各種蛇蟲鼠蟻,乃至野獸,妖獸的襲擊。
即便是有著靈目術提前偵查預知避開,但其中的各種騷擾還是接連不止。
當時的他猜測這是因為他氣息沒有絲毫的遮掩,跑到山林當中簡直如同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晃晃地出現在各類動物妖獸的眼中,所以才麻煩不斷。
於是當時的沈長川便是從儲物袋當中掏出了禾山四凶總結的法術真解,學習了其中的一門叫做斂息術的法術。
並且在行進的過程當中施展這一法門,儘可能收斂氣息。
後面事情的發展果如他所料的那般,
伴隨著斂息術的施展,
在路過的野獸,妖獸等生靈眼中,他幾乎如同變成了一塊移動的石頭木頭一般。
再沒有遇到多少的襲擊。
也正是因此,
在後來達到了目的地之後,
沈長川呆在密林當中,暗中觀察那疾風隼的習性數日,
但都隱藏的非常的好,並沒有被對方所發現。
也或許正是在這過程當中的經歷。
讓沈長川對於這一門法術的感悟可謂是突飛猛進。
“知行合一,或許也是修煉法術的一種捷徑。”
回想在山林之間穿行的經歷,
再結合數日將斂息術修煉圓滿的過程,沈長川對於法術的修煉也是有了些許新的感悟。
內心深處也是種下了一顆種子。
不過沈長川沒來得及細細琢磨這些。
因為和其他六個村子的主人約定好的一同結伴前往吳家集的日子也到了。
這一日清晨,
數十上百里開外的六個村子的修仙者們,已經是組織自身的人手,各自趕著三五輛馬車,馬車上裝滿貨物,匯聚到了大灣村。
整支隊伍加起來,也有十幾輛馬車,上百號人馬了。
而他們馬車上的貨物,大多數都是靈谷。
用便宜的白玉石鑄就成,裡外套著一層用靈禾杆編織鋪就的箱子裝著,防止旅途碰撞,以及靈谷內的靈氣逸散。
六個村子的主人當中,
範,宋,苗,陶都是傳承了接近百年的小修仙家族,傳承著祖上歷經千辛萬苦開墾出來的靈田過活,維持自身家族修仙傳承不散。
李家則是數十年前外人入駐,其村子據說乃是從一個落魄子買過來的。
最後一個村子卻是有些不同,其主人名為郭城,具體來歷不知。
大概十幾年前,郭城來到荒無一物的老山村,從草叢密佈的山間發現了一口靈氣非常稀薄的靈泉,由此而創下了老山村的基業。
老山村並不以郭城的姓為名建立郭家村。
因為郭城在老山村內建立的是一個叫做老山觀的勢力,
據說那郭城矢志求仙得道,要開創一個門派勢力,廣收有緣人作為門人子弟,而不是以家族血脈來傳承自家的勢力,於是有了這老山觀的誕生。
雖然由於老山觀才新開闢建立十幾年的關係,觀中只有三分貧瘠的靈田,所產出的靈谷在上供完之後只剩下寥寥無幾,
不過其掌握著一門燒炭的手藝,精選木材,和以靈泉水,還有其他的材料,能夠燒練出用以輔助煉丹,煉器的火炭,
具有著一定的價值,活得也是有滋有味。
老山觀的車隊當中,有大半便是裝著那種特製的精炭,顯然是準備拿去吳家集交易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