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唾棄後,我蹭天后前女友熱度

第55章 收視密碼

《海闊天空》不再僅僅是一首歌曲,它變成了一種象徵,一種精神寄託。

各大音樂平臺甚至緊急上線了“《海闊天空》治癒力量”專題,收錄了無數網友的聽後感和故事。

與此同時,樂評圈也徹底沸騰了。

許多平時以“毒舌”、“嚴苛”著稱的樂評人,這一次卻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著名樂評人“帝心”第一時間釋出長文:“《海闊天空》:一首現象級的搖滾傑作。”

“在流量為王,旋律快餐化的時代,徐樂的這首《海闊天空》,無疑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聲驚雷。”

“它擁有搖滾樂最核心的力量感,卻摒棄了流於表面的嘶吼與憤怒。編曲大氣磅礴,層層遞進,鋼琴的憂鬱、貝斯的沉穩、鼓點的堅韌、吉他的力量與吶喊,完美融合,構建出一個充滿史詩感的音樂空間。”

“旋律流暢抓耳,副歌部分更是具有強大的記憶點和傳唱潛力,卻絲毫不見口水歌的廉價感。”

“而最令人驚歎的,是它的歌詞。‘我曾懷疑我走在沙漠中’的迷茫,‘習慣傷痛能不能算收穫’的反思,‘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的吶喊,‘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的坦蕩與力量……每一句,都直擊人心,充滿了對生命、對夢想、對困境的深刻思考。”

“徐樂的演唱,返璞歸真,沒有過多的炫技,卻將歌曲中蘊含的複雜情感,那種從絕望到希望,從隱忍到爆發的力量,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打臉’,更是一次對搖滾精神的深刻詮釋。它證明了搖滾不只有憤怒和叛逆,更有堅韌、自省和對光明的嚮往。”

“徐樂用這首歌,不僅回應了質疑,更提升了華語搖滾的審美層次。毫無疑問,《海闊天空》將成為這個時代無法被忽視的經典之作。”

另一位資深音樂人“樂評人老王”則從製作角度分析:

“《海闊天空》的編曲製作,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鋼琴與搖滾三大件的融合堪稱教科書級別,既保留了搖滾的衝擊力,又賦予了歌曲更豐富的層次和情感深度。間奏的吉他solo,技術與情感並存,堪稱點睛之筆。”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以抒情和國風見長的歌手,首次公開嘗試搖滾就能拿出如此成熟的作品。徐樂的音樂才華,深不可測。”

就連一些平時很少關注流行音樂的嚴肅媒體,也注意到了《海闊天空》引發的社會現象。

《華夏青年報》評論道:

“《海闊天空》的爆紅,並非偶然。它精準地捕捉到了當代年輕人在奮鬥中所經歷的迷茫、挫折與堅持。歌曲傳遞出的積極力量,在當下社會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引發了廣泛的情感共鳴。”

一時間,關於徐樂、關於《海闊天空》、關於《全球歌者》的討論,幾乎充斥著網路的每一個角落。

《全球歌者》節目組樂開了花。

第一期的收視率直接創造了該衛視綜藝節目的歷史新高,網路播放量更是斷層式領先。

贊助商紛紛要求追加投資,廣告位價格水漲船高。

節目組導演看著後臺不斷飆升的資料,笑得合不攏嘴。

“徐樂!徐樂就是我們的收視密碼啊!”

他立刻指示宣傳團隊,將後續的宣傳重點,全部放在徐樂身上。

各種圍繞徐樂和《海闊天空》的剪輯、花絮、深度解讀,被迅速推送到各大平臺。

網路上,關於徐樂下一期會演唱什麼歌曲的猜測,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第一期就放了大招《海闊天空》,下一期徐樂還能拿出什麼歌啊?”

“會不會繼續唱搖滾?還是迴歸抒情?”

“我猜是國風!畢竟《國風》專輯那麼火!”

“別猜了,以徐樂的性格,肯定又是我們想不到的。”

“不管唱什麼,我都期待!徐樂出品,必屬精品!”

“希望下一期別再遇到秦焰那種傻逼了,好好唱歌不好嗎?”

“放心吧,秦焰已經被淘汰了,現在剩下的都是神仙打架,肯定更精彩!”

在一片喧囂和期待中,《全球歌者》的熱度持續發酵。

徐樂,憑藉一首《海闊天空》,不僅穩固了自己在節目中的地位,更是在華語樂壇,乃至更廣闊的舞臺上,投下了一顆影響深遠的“炸彈”。

風暴擊才剛剛開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