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被反覆討論的高音,並非為了炫技而存在。它更像是在無邊黑暗中,對遙遠星光發出的、帶著絕望卻又不甘放棄的呼喊。”
“這種情感的濃度,超越了語言的隔閡,直接抵達聽眾內心。它或許不如愛麗絲的高音那樣具有物理上的穿透力,卻擁有更深邃的情感穿透力。”
“如果說愛麗絲代表了‘技’的極致,那麼徐樂則展現了‘藝’的深度。他用這首歌證明了,音樂最強大的力量,永遠是真摯的情感。”
“選擇俄語,或許冒險,但從藝術效果來看,無疑是成功的。它賦予了歌曲獨特的文化質感和疏離美感,也讓徐樂的‘創作鬼才’形象更加立體和令人信服。”
“《全球歌者》的舞臺需要愛麗絲這樣的技術標杆,但更需要徐樂這樣敢於表達、能夠帶來深刻情感體驗的歌者。”
“華流,不應只有一種聲音,徐樂正在用他的作品,拓展著我們對‘華流’的想象邊界。”
另一位資深音樂編輯“音樂先聲”評論道:
“徐樂的《Звезда》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奇襲’。他在《全球歌者》這個舞臺上,選擇一門相對小眾的語言進行原創演唱,這本身就是一種姿態,一種自信。”
“歌曲的旋律線條優美,編曲大氣而不失細膩,情感層層遞進。徐樂對俄語的駕馭能力令人驚歎,更難得的是他將情感準確地融入了異國語言的表達之中。”
“這首歌的成功,不僅在於音樂本身的高品質,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普世的孤獨感、希望感,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從《海闊天空》到《Звезда》,徐樂展現了他駕馭不同語言、不同風格的強大能力。”
“他不再是那個需要靠‘天后前男友’標籤博眼球的新人,而是真正依靠作品站穩腳跟的實力唱作人。‘創作之王’的稱號,或許為時尚早,但‘創作鬼才’,實至名歸。”
這些專業的評論,無疑進一步推高了《Звезда》和徐樂的口碑。
許多之前對徐樂抱有偏見,認為他只會蹭熱度、或者只會唱口水歌的人,在聽完《Звезда》之後,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黑轉粉了!對不起,我之前聲音大了點。”
“是我膚淺了,徐樂老師牛逼!”
“這首歌值得單曲迴圈一整天。”
“已經開始期待徐樂下一期會帶來什麼驚喜了。”
“求求徐樂趕緊發專輯吧!錢包已經準備好了!”
當然,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
“唱俄語歌是不是有點太刻意了?為了顯得與眾不同?”
“感覺有點用力過猛,還是喜歡他之前唱中文歌。”
“高音確實不錯,但整體感覺不如愛麗絲那麼震撼。”
但這些微弱的質疑,很快就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讚譽聲中。
人們對徐樂的好奇心達到了頂峰。
這個看起來平靜淡然的年輕人,身體裡到底還蘊藏著多少未知的能量?他那層出不窮的原創才華,究竟來自何處?
他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越是展現冰山一角,越是引人探究。
與此同時,#林悅然挽徐樂手臂#這個略帶八卦色彩的詞條,也悄悄爬上了熱搜榜的末尾。
節目錄制結束後,林悅然主動挽住徐樂手臂,拒絕樸燦坤邀請,並與徐樂一同離開的畫面,被一些現場的粉絲和工作人員拍到,並迅速傳播開來。
“臥槽!什麼情況?林天后和徐樂這是……官宣了?”
“啊啊啊!我的CP是真的!我就說他們之間肯定有情況!”
“樸燦坤當時臉都綠了吧?笑死我了!”
“徐樂可以啊,剛唱完深情的《星星》,轉頭就抱得美人歸?”
“所以徐樂當初唱《我是天后前男友》是真的?他們真的複合了?”
“只有我心疼樸燦坤嗎?被當面拒絕還被秀了一臉。”
“樓上的,心疼他幹嘛?他看林悅然那眼神就不單純!”
“不管怎麼樣,林天后開心就好!如果她真的選擇了徐樂,我祝福!”
“徐樂現在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啊,人生贏家!”
這個小插曲,為徐樂本就火熱的話題度,又添上了一把火焰,讓他的名字在網路上的討論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