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
“小同志,寫得好!”
他轉過頭,目光如電,直視著臉色煞白的馬科長。
“馬科長,我們單位,就需要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好同志。”
“而不是那些整天琢磨領導喜好,把心思用在歪門邪道上的人!”
劉局的聲音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馬科長的心上。
馬科長一個踉蹌,幾乎站立不穩。
她手中的枸杞保溫杯,“哐當”一聲掉在地上,滾到了一邊。
裡面紅色的枸杞水流了一地,狼狽不堪。
小品,在這一刻落幕。
舞臺燈光驟然亮起,將徐樂、吳萱萱、陳剛三人的身影清晰地呈現在所有觀眾面前。
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所有觀眾都自發地站了起來,用最熱烈的方式,向這個作品,向這幾位演員,致以最高的敬意。
主持人何炅和汪涵,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紅,快步走上舞臺。
“感謝!”
“太感謝三位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精彩,如此深刻的一個作品!”
何炅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
“說實話,在春晚的舞臺上,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過這麼敢說,這麼有力量的語言類節目了。”
汪涵接過話頭,目光充滿了讚許。
“它不僅僅是好笑,更是在歡笑過後,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徐樂,吳萱萱,還有我們的老戲骨陳剛老師,你們的表演,堪稱完美!”
掌聲再次響起。
吳萱萱對著觀眾深深鞠躬,臉上還帶著馬科長的角色慣性,一時之間有些恍惚。
陳剛老師則是一臉淡然的微笑,盡顯老藝術家的風範。
而徐樂,站在舞臺中央,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他平靜地微笑著,接受著所有的讚譽,彷彿剛才那個將小人物演繹得出神入化的,並不是他自己。
這個小品,毫無疑問,成為了今晚春晚最大的爆款。
節目還在繼續。
一個名為《梨園新聲》的戲曲跨界節目,帶來了極致的視聽盛宴。
京劇的高亢、越劇的婉約、豫劇的鏗鏘,在古風戲臺上輪番上演。
緊接著,流行歌手用戲腔改編的《青花瓷》響起,配合著崑曲演員行雲流水般的水袖舞,傳統與潮流的碰撞,讓觀眾們如痴如醉。
隨後登場的,是情景歌舞《記憶行李箱》。
舞臺變成了老舊的火車站臺,演員們拖著各自的行李箱,在歌聲與獨白中,講述著一個個關於歸途與離別的故事。
當高潮部分,所有行李箱同時開啟,投射出家人溫暖的影片祝福時,一曲《故鄉的雲》大合唱響起,現場無數觀眾潸然淚下。
那份對家的思念,是所有中國人共通的情感。
光影詩劇《漢字的呼吸》更是將晚會的藝術格調推向了頂峰。
朗誦者吟誦著《詩經》的古樸與《楚辭》的浪漫。
舞臺地面的巨型LED屏上,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漢字的演變如水墨畫般流淌開來。
演員的肢體,模擬著筆畫的走勢,與古琴電子混音完美融合。
中華文化的厚重與瑰麗,在這一刻,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主持人宣佈春晚圓滿結束時,整個演播大廳化作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無數綵帶與氣球從天而降。
所有演職人員湧上舞臺,互相擁抱,慶祝著這場盛會的成功。
徐樂被幾個相熟的歌手拉著,正準備找個角落喘口氣。
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根本無處可躲。
“徐樂老師!”
一個聲音傳來,是剛才表演《梨園新聲》的一位青年京劇名家。
他一臉激動地擠了過來。
“您那個小品太絕了!能不能給我籤個名?我全家都特別喜歡您!”
徐樂有些意外,但還是笑著接過了紙筆。
這只是一個開始。
“徐導!我是張寒,一個小導演。”
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滿臉崇拜地看著他。
“您那個小品,那鏡頭感,那節奏,那包袱,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以後有機會,希望能跟您學習學習!”
“樂神!籤個名吧!我女朋友是你的鐵粉,我得帶回去給她一個驚喜!”
這是一個當紅的流量小生,此刻卻像個小粉絲一樣。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
有演員,有歌手,有導演,有舞蹈家,甚至還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
他們看向徐樂的眼神,不再是看一個後輩,也不是看一個普通的當紅明星。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一個藝術家的尊重與認可。
不遠處的吳萱萱看著被人群簇擁的徐樂,眼中異彩連連,她覺得徐樂是明星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