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區兵工廠這邊,得迅速培養更多的軍工人員才是。
再就是,邊區兵工廠以後發展壯大了,有了分廠,也需要更多的軍工人員。
所以,提前培養是毋容置疑的,是刻不容緩的。
哪怕現在鬼子發動掃蕩了,咱一邊做著轉移準備,一邊也得抓緊時間培養人才。
沒錯。
雖然不願意搬家,但轉移準備還是要做。
這作戰部隊若是作戰不順利,咱到時候也得被迫轉移。
當然了,作戰部隊要是戰事順利,咱不需要轉移,那更好。
張萬和說道:“主要是小李你的要求太高了啊,你要大學生,不要文盲。然後你說最好是學過物理化學數學的,不要只會看書寫文章的。你要頭腦靈活有朝氣的,不要死板書呆子。你要……”
李牧之打斷了張萬和:“張部長,我跟你說過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邊區兵工廠這邊急需培養高階技術骨幹班底,這高階技術骨幹班底弄起來了,他們就相當於是鐵打的營盤了。以後一方面給邊區兵工廠這邊搞生產,一邊孵化更多的精英工人了。我們這相當於是種了一次莊稼,這產出卻是源源不斷啊。”
這並不是李牧之要求高,而是要提前打下孵化精英工人的基礎搖籃。
這相當於是蓋房子的地基,地基越堅實,房子就能修的越高。
“呵呵,也是,也是,你說的對!”張萬和並沒有反駁李牧之,呵呵一笑,話鋒一轉,說道:“我過來,其實並不是催你閃光彈的,而是跟你說好訊息的,後方按照你的要求,甄別篩選出來了二十八個大學生,要麼學過物理,要麼學過化學,反正都符合你的要求,你看看吧,這是名單。”
張萬和說完,笑眯眯把名單遞給了李牧之。
二十八人?
李牧之一聽,還是很驚喜的。
在他看來,他的要求已經很高了。
能湊十個人,那都不錯了。
這倒不是說八路的部隊裡面缺乏人才,相反,八路的隊伍裡,精英人才並不少。
只是到處都缺高階知識份子,鬼子封鎖又厲害,好多人沒辦法送過封鎖線,送到二戰區來。
尤其是這樣的高階知識份子,別說十個了,能有三五個,那都是燒高香了。
後方一下子送了二十八人過來。
表面上,這是二十八個人。
實際上,他們將成為邊區兵工廠發展壯大的未來基石。
“人呢,馬上帶我過去看看吧。”李牧之一邊接過來名單資料夾,一邊亟不可待想要見著人。
“他們現在會議室。”張萬和說道。
“走走走,馬上去會議室。”李牧之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要去會議室。
張萬和跟著李牧之前往會議室的路上,還是提醒說道:“小李,這裡面還有幾個刺兒頭,就跟那個李團長一樣,雖然有文化底子,但很有脾氣,經常不服從管理,你最好提前有個思想準備啊。”
本來,後方把這刺兒頭送過來的時候,張萬和想要直接退回去的。
但轉念又一想,人都送來了,那還是讓小李看看。
說不定小李能降服呢。
當然了,小李要是搞不定他們,自己再把人退回去也行。
“呵呵。”李牧之呵呵一笑,說道:“年輕人嘛,難免年少輕狂。不瞞你說,其實我這個人呢,最喜歡的就是刺兒頭了。”
這個世界上,有個性的人,那都不是庸碌之輩。
別的不說,就拿李雲龍來說事。
性烈如火,桀驁不馴。
經常不服從管理,動不動就你他孃的拗蹶子!
但是人家遇著坂田聯隊,憑著輕武器硬是能打垮了。
而不管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楚雲飛,還是打仗作風硬朗的孔捷,遇著坂田聯隊了,哪怕只是一個遭遇戰,那都打的慘不忍睹。
而李雲龍這可是正面硬碰硬的拼刺刀,是正面作戰。
再拿後世某個姓韓的作家舉例,此人年少時性格叛逆,不遵守課堂紀律,例如語文課上不記筆記,甚至調侃老師“我的語文是全市最好的。”
進入高中的時候,因為成績問題被留級,最終因為7門科目不及格退學了。
當他離開的時候,有老師問他以後怎麼辦。
這個姓韓的作家說靠寫作啊,當時老師都搖頭笑,根本不覺得有這個可能。
然而事實卻是這個姓韓的作家不但靠寫作養活了自己,還成為了那個時代耀眼的青年作家,成為了電視上的明星。
他甚至還拍了電影,單部電影票房達到了三十幾個億!
一句話,但凡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哪個不是刺兒頭。
刺兒頭就是烈馬,收服了,可以跑的比其他馬更快更遠。
“呵呵,那就看看吧。”張萬和也呵呵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