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精金兩個字和它後面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資料出現在螢幕上時,會議室裡剛剛因為新銀而升起的喧囂,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瞬間掐滅。
死寂。
落針可聞的死寂。
“我……我沒看錯吧?”
一位頭髮花白的老教授顫顫巍巍地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鏡,幾乎把臉貼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密度22.4克每立方厘米?錢錦同志,你確定這個小數點沒點錯位置?”
這已經不是驚人了,這是在挑戰基礎物理學!
要知道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穩定元素是鋨也才22.59克每立方厘米。
這精金幾乎與它持平?
“9.6的硬度?”另一個搞金屬加工的專家猛地一拍大腿,聲音都變了調,“這玩意好硬!”
“熔點也好高啊,都直接可以用到發動機上了!”
如果說之前的爭論是學術探討,那現在,這群材料學的專家們簡直就像是菜市場裡吵價的大叔和大爺,一個個吹鬍子瞪眼,誰也不服誰。
但所有爭吵,都在馮志強拍手後暫時停止。
“錢錦同志,你那個原子晶格可微量定向吸收/反射特定頻段電磁波等能量?這個是不是記錄員寫錯了啊?”
幾個人湊過去觀看,不少人想到這玩意如果能夠吸收電磁波能量後的效果,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可定向……可吸收……可反射……這他媽的,這已經不是一種材料了,這是一個功能性元器件!一個被動式的能量控制器啊!”一位轉精電磁波吸收材料研究的中年禿頂技術員瞪大眼睛的說道。
一位年輕但髮際線開始往後延伸的技術員看著資料,撓著漸漸稀少頭髮:“單一材料製備成的控制器嗎?有意思!”
馮志強死死盯著螢幕上的精金,腦子裡已經不是什麼戰機和雷達了。
新銀是最好的盾,也是最利的矛。
那這個精金呢?
這玩意的用處更多,更大!
按照這玩意的特性,它應該可以跟大批次材料摻雜融合,如果能夠讓一些傳統材料增強,那就是最強的輔助材料。
甚至還可以依照吸收和反射能量的特性,調節能量流動頻率,讓之前一些必須要安裝遮蔽層的裝備直接正常運轉!
當然了,這需要確定精金的能量溢散特性。
王所長……
馮志強心中默唸著這個稱呼,一股難以言喻的敬畏與狂熱湧上心頭。
他這位神秘消失了半個月的老上級,到底是接了什麼任務?
居然能搞出來如此神仙般的材料。
看著臺下已經快要失控的專家們,錢錦清了清嗓子。
他不敢再讓他們討論下去了,這兩種材料的任何一個特性,都足夠這群大佬們開一個星期的研討會。
“各位專家。”
錢錦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壓過了所有竊竊私語。
“大家不用激動,除了這個材料,還有一個新材料呢!”
隨著最後一款紅山銅材料的特性介紹,研究所會議室的聲音明顯低於剛才的兩款材料。
上面的兩款材料堪稱逆天,紅山銅這個材料雖然效能很棒,但至少沒達到離譜的程度。
馮志強舉起手來,等到錢錦看向自己,才問詢道:“錢錦同志,你們材料所的人是摸到大獎了,還是挖到外星人科技了啊?”
錢錦聳聳肩:“材料學摸到大獎的機率更高的!大家先看看手中的資料。”
這會功夫,各類資料已經開始透過全國產印表機進行了複製。
眾人好奇的觀看開始列印的資料。
錢錦停頓了好一會,才說道:“諸位尊敬的專家,技術員!我知道這些資料很……顛覆認知。這些東西甚至可能需要花很長時間討論它的應用型模型,但上級的命令很明確,應用優先。”
他話鋒一轉,按下了遙控器的下一個按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