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207所,某著名的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所。
所長辦公室外,秦龍龍站在原地,手心裡已經攥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走廊裡光可鑑人,安靜得能聽見中央空調的出風聲,可他總覺得自己的心跳聲比那還響。
“已經半個多鐘頭了,這都第三個了吧?”
秦龍龍是北理工的應屆天才,理論紮實,動手能力更強,大三就被特招進207所,參與單兵武器的開發。
207所,軍工界的泰山北斗,從“陸戰之王”99式主戰坦克,到車載戰術雲平臺,再到單兵數字化作戰系統,每一項拎出來都是鎮國重器。
可半個月前,所裡突然下達了一項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任務。
上級的原話是:要充分發揮年輕同志的主觀能動性與奇思妙想。
翻譯過來就是——你們這些小年輕,腦洞大,給我們搞幾款依託空中平臺發射的自動武器出來。
要求很具體,也很離譜。
作戰高度限定在兩百米到一千五百米,要能硬抗八級大風。
還得適應極寒、高溫、暴雪等鬼天氣,保證絕對可靠。
最要命的三條: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度。
最好三十天內拿出成熟的方案。
任務一下來,整個研究所,尤其是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集體懵圈。
在秦龍龍這些專業人士眼裡,這玩意兒根本不叫武器,叫“高科技活靶子”。
無人機掛機槍,聽著酷炫,可實戰中就是個笑話。真到了戰場上,稍微有點防空能力的都能把它當鳥打下來。
倒是八級大風還有點技術難度。
這玩意兒除了虐虐菜,搞搞反恐,在大國對抗裡就是個一次性的昂貴玩具。
但檔案就是檔案。
在職務評級、績效獎金、學業評分這“三座大山”的激勵下,無數年輕的研究員還是嗷嗷叫著撲了上去,頭削尖了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秦龍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他主攻無人機演算法,輔修的單兵武器系統又是全優。從小就愛擺弄這些東西,對自動武器的理解遠超同齡人。
他提交的方案,依託現有的四旋翼無人機平臺,加裝全景攝像頭和微型雷達,再魔改一下操控平臺和供彈系統。
簡單、粗暴、有效。
經過導師和幾輪專家評選,他的方案殺出重圍,成了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正胡思亂想著,辦公室的門開了,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研究員板著臉走了出來。
秦龍龍心裡咯噔一下,要知道早他之前進去的張師兄在空中鐳射武器方面表現出色,被譽為研究所新一代,極有可能會被評為青年科技英才。
他看起來臉色那麼差勁,肯定出了意外。
那自己呢?
他忐忑不安的站直了身子。
“秦龍龍,進來。”
“好!”聽到叫自己的名字,秦龍龍精神一震。
他緊張地在褲子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了副所長的辦公室。
“自動武器研究員秦龍龍向您報告!”
劉所長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因為緊張,身板挺得像根鋼筋,不由笑了:“別緊張,我這兒又不是什麼吃人的魔窟。”
秦龍龍扯了扯嘴角,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所長,我不緊張的。”
他嘴上這麼說的,但手卻死死的抓住褲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