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文豪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頭條

一曲結束,林子軒離開宋家三小姐,朝著自己那個圈子走去。

那裡有平禁亞和鄭證秋等人,正在圍繞著胡拾交談。

胡拾有種西方紳士的派頭,講話很有感染力,是那種在任何場合都能成為主角的人物。

林子軒相對來說年輕了一些,暫時缺少一種掌控全場的能力,但也不會被人忽視。

平禁亞是永珍書局實際的負責人,對於出版新文學書籍的興趣不大,不過如果能把胡拾拉到永珍書局來,能為書局增加極大的名氣。

每個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招牌作家,出版社為作家賣力宣傳,作家給出版社帶來聲譽。

這是雙贏的事情。

如今永珍書局的招牌作家是林子軒,如果再加上胡拾,那就更好了。

所以,平禁亞對胡拾頗為熱情。

他已經從鴛鴦蝴蝶派作家的身份成功轉變成了出版界的精英人物,眼光也不再侷限於作家圈子,而是朝著實業家的方向發展。

至於鄭證秋,經過《大鬧天宮》之後,他成為中國最炙手可熱的電影導演。

他逐漸完善了一套自己拍攝電影的理念,在《三打白骨精》拍攝完成後,他就不會繼續拍攝這個系列了,重複對他來說沒有意義。

他要拍攝自己想拍的電影。

林子軒對此表示理解,大師和學徒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中國電影不僅需要商業片,也需要內容深刻的文藝片。雖然文藝片會賠本。但值得嘗試。

正在眾人閒聊的時候,徐至摩帶著創造社的三人走了過來。

在這場聚會上,創造社的三人較為孤立。

他們得罪了鴛鴦蝴蝶派的作家,得罪了文學研究會的成員,得罪了上海的不少媒體。

他們自詡為天才,認為所有人都是錯的,只有他們是對的。他們要創造未來。

“我們自我創造的工程,便從你貪懶好閒的第七天上做起。”

這是1923年5月13日郭沫偌所寫的《創造週報》發刊詞,叫做《創世工程之第七日》。

他認為上帝創造世界太不負責任了,他要接替上帝來繼續創造這個世界。

這個發刊詞和詩集《女神》一樣,都充滿了改天換地的豪情,那種掌控一切,改造一切的精神噴薄而出,似乎天地偉力齊聚於他的身上,他就是新的造物主。

由此可以看出。郭沫偌有種桀驁不馴的性格,在古代可以稱之為狂士。

但不可否認,創造社的人都很有文學才華,郭沫偌的《女神》,鬱達浮的《沉淪》,成仿伍的文學評論。在這個時代。都極為出色,不可取代。

徐至摩和鬱達浮有淵源,就把創造社的人介紹了過來。

在這種公開的場合,什麼矛盾都可以暫且放下,大家來這裡是交朋友的,不是打架的。

但現場的氛圍難免怪異,在場的人大都知道林子軒和郭沫偌的矛盾,雖然林子軒並不在乎,可其他人不這麼看。

徐至摩為了活躍氣氛,談起了詩歌的話題。認為郭沫偌的《女神》很有浪漫主義色彩。

“以前我想評《女神》,便拿來讀了幾日,的確很有特色。”胡拾接著話茬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