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接到周瘦絹的來信,心裡並沒有什麼不快,這本來就是試水之作,看看市場反應。
從這一個半月的反應來看,結果還不錯。
普通讀者非常喜歡,政府部門也沒有明令禁止,至於那些專家學者,根本不需要理會。
哥們可是要成為文豪的男人,這點小事情怎麼可能放在心上。
他謝絕了周瘦絹的建議,暫時不打算出版《尋秦記》。
既然這類小說有銷路,何必讓書商來賺錢呢,何況他也需要一個發表小說的平臺。
他又不差錢,還不如自己辦一份報紙來的好,不受拘束。
上海的小報社不計其數,有數百種之多,競爭非常激烈,同時也說明報業的繁榮。
《尋秦記》已經打響了名號,一旦《申報》腰斬了《尋秦記》,那麼讀者一定會不滿意,到時候正好趁機推出自己的報紙。
他約了周瘦絹見面。
此前兩人還沒有見過面,林子軒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林家大少爺寫小說在上海也算是一樁新聞了。
周瘦絹見到林子軒,得知他的身份後,不由得哭笑不得。
他的那些圈子裡的朋友擔心林子軒搶他們的飯碗,這才會賣力的打壓,可這位林少爺恐怕根本就不在乎那點稿費。
這種對比真是讓人無語。
林子軒覺得周瘦絹此人的品行不錯,就把自己要辦小說類報紙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在這個行業算是外人,需要一位懂行的主編來撐場面。
他沒打算挖周瘦絹,《申報》的牆角不是那麼好挖的,他是想讓周瘦絹給他介紹一個信得過的編輯。
他不缺稿子,缺的是辦事的人。
周瘦絹答應下來,用心替林子軒物色主編。
這個圈子就是這樣,他當初來到《申報》做編輯是依靠王鈍跟的介紹,上海報業的編輯大多都是熟識的。
林子軒想找的不是那種老派文人,至少是要能接受白話文的,有一定的報業從業經驗,心思靈活,懂得變通。
這一日,鴛鴦蝴蝶派的內部聚會,剛剛趕完《尋唐記》第二冊的平禁亞也來參加聚會。
大家吃吃喝喝,倒也快活。
席間,周瘦絹聊到《尋秦記》要停止連載了,這讓其他作家鬆了口氣,舉杯慶賀。
平禁亞頗為感慨,一本就這麼被扼殺了,他還是第一個炮轟的人。
用經濟學上的話來說,就是劣幣驅除良幣。
聚會結束,周瘦絹找到了平禁亞,問他有沒有打算做一份新報紙的主編。
以聲望來講,此時的周瘦絹在鴛鴦蝴蝶派的圈子裡屬於大咖,平禁亞還沒有混出頭,為了生活,不得不模仿他人的小說。
這也是周瘦絹有意提攜平禁亞,平禁亞沒有拒絕的道理,就算是一份小報,主編的位子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的。
周瘦絹把林子軒的身份說了出來,不過沒有提林子軒是《尋秦記》的作者。
平禁亞聽說出資人是林家的大少爺,更是放下心來,林家家大業大,至少不會拖欠工資。
於是,在周瘦絹的牽線搭橋下,林子軒和平禁亞第一次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