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文豪

第四章 陰差陽錯

他是第一次接觸出版行業,不明白其中的門道,以為拿著世界級的作品就能夠橫衝直撞,所有人都要爭著搶著出版,為了搶奪書稿來一場激烈的大戰。

可惜他想錯了。

就算是那些有名的作者,在寫作初期都會經歷退稿,比如《傲慢與偏見》出版時就到處碰壁,後世那本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也被十幾家出版社拒絕過。

林子軒在公寓裡平復心情,他想起了後世的一句話。

“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他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剽竊出一本名著來,讓美國人搶著出版。

他要離開美國了。

這本就是他的計劃,剽竊世界名著撈一票,然後到歐洲旅遊一番,再返回國內。

沒想到撈一票的計劃破產,不過他不缺錢,倒是無所謂,反正學位拿到了,還是早些離開這個傷心地的好。

在離開之前,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稿子郵寄給了《大西洋月刊》,這是一份設在波士頓的文學雜誌,以推薦新作家而聞名。

算是最後的掙扎吧。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林子軒放下一切,和在紐約的留學生聚會玩樂。

在這個年代,能夠出國留學的學生大多都有背景,現在打好關係,以後好見面。

人際關係就是這麼逐漸拓展開來的。

1920年10月中旬,林子軒拿著船票,離開了紐約,朝著英國倫敦而去。

他之所以第一站選擇倫敦,當然是為了找他曾經的好室友徐至摩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離開十幾天後,有一封來自《大西洋月刊》的信件被送到他原來所住的公寓。

這不是退稿信,而是通知林子軒他的小說被採用了,並付給了他稿費。

因為林子軒的離去,信件無人接收,又被退還給了《大西洋月刊》,不過那時候他的小說已經出現在了雜誌上。

《大西洋月刊》的編輯並沒有一眼看出《小王子》和《老人與海》是世界級的名著,那位編輯只是覺得這兩篇小說視角奇特,寫的很有意思。

本著鼓勵新人的原則發表出來,完全沒有看到世界級名著的興奮感。

不過總算是被雜誌刊登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世界級名著的影響力開始慢慢擴散,直到震驚世界的那一天。

林子軒沒有英文名字,所以他給《大西洋月刊》投稿的時候用的是名字的漢語拼音。

《大西洋月刊》的編輯沒有改動,直接照抄,這成了林子軒的第一個筆名,外國人會覺得這個作者的名字很難讀,感覺怪怪的。

英國倫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林子軒在這裡見到了他的好室友徐至摩。

徐至摩來到倫敦原本是想跟隨哲學家羅素學習的,可羅素臨時有事情,顧不上他,他只好在政治經濟學院混日子。

正在他苦悶彷徨的時候,碰到了跟隨父親到歐洲遊學的林徽茵,頓時陷入戀愛之中,開始了熱切的追求。

林子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到徐至摩的。

網a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a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