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一句“我偏不喜歡”道出了少女那一點執拗和倔強,憂愁和哀傷。
這是一個讓人心疼的結局,正是因為這個結局讓原本略顯平淡的故事充滿了餘韻。
林子軒把《白馬嘯西風》納入了他的寫作計劃,隨著《上海假日》的開拍,他也會逐漸忙碌起來。
上海法租界徐家彙路七百九十九號,這裡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製造廠。
林子軒開車前來,一起的還有黎錦揮、孟曉冬和殷明竹,殷明竹是來湊熱鬧的。
百代公司對於這一次的合作非常重視,經理張常福親自迎接,他們還專門邀請了上海最好的樂團前來演奏。
上海百代公司的創始者為法國人,中文譯為樂浜生。
19世紀90年代,他遠渡重洋來到上海,起初境況頗為潦倒。
屢經周折後,樂浜生最終找到了自己的謀生之道——沿街設攤播放唱片。
數年內,樂浜生不僅藉此安身立命,還積聚了一筆資金。
1908年,樂浜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初稱為“柏德洋行”。
柏德洋行從創立之初起即為法國百代公司的在華代理商,銷售該公司出品的各式留聲機、唱片、電影機械、影片等,批發或零售均可。
為了發展,樂浜生從法國買來裝置,準備自己灌製唱片。
他們首選的是京劇名家,灌音後,運回法國由百代公司製成唱片,再返回上海銷售。
也就是從這時起,柏德洋行正式改稱法商東方百代公司。
百代首次灌錄的唱片問世後,風靡一時,百代由此而名聲大噪,一躍而成為中國唱片業界最有實力的企業。
1917年,東方百代公司在上海建成了自己的唱片製造廠,從此可以獨自制作唱片了。
不過直到現在,他們灌製的唱片還是以各地戲曲為主,甚至包括佛經詠唱,內容單一,不夠多元,翻不出新鮮花樣,唱片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這是百代公司對林子軒一行重視的原因。
當他們從黎錦揮手中拿過《夜上海》等曲子的時候,非常驚訝和意外,百代公司裡有懂音樂的人,意識到這可能是唱片業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灌錄室內,樂隊準備就緒,孟曉冬依舊安安靜靜的模樣。
女孩沒有緊張,她十二歲登臺唱戲,面對觀眾,早已有了大家風範,鎮定的很。
這幾日,她跟著林子軒做了歌唱訓練。
畢竟唱戲和唱流行歌曲,不是一個調子,何況她在戲臺上用男人的聲音演唱,此時要展現出女人的柔媚來。
她有一副好嗓子,就看能不能適應唱片灌錄了。
音樂響起,孟曉冬在心裡給自己打著拍子,像往常唱戲一樣,跟著鼓點張口開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
歌聲傳出灌錄室,飄蕩在20年代的上海。
一個法國人微笑著朝林子軒豎起大拇指,林子軒也頗為激動,這歌聲穿越了時光,而他則見證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