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旬左右的時間,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千秋城廟會。
屆時附近所有村鎮都會舉行集會交易,更有花燈巡街等各種表演,是千秋城百姓一年之中不容錯過的盛會。
正因如此,遠在千秋城的城隍廟早早便熱鬧起來。
廟內數座殿宇之中,無數善男信女手持清香,心懷夙願,對著各路神像上香禮拜,祈求萬事遂意,心想事成。
一束束清香順著香爐不斷氤氳升起,於青空之中匯聚,隱隱形成人間氣運蒸騰之景色,籠罩整個城隍廟。
此乃城隍正神才可修煉的“香火神道”,所依託的是眾生之願力。
神靈之所以為神靈,單是因為信仰願力足沛而已,否則的話不過是一個泥塑軀殼罷了。
神靈由眾生成就,而非神靈凌駕眾生。
……
城隍廟主殿內,千秋城城隍泥像高居於神龕之內,前方擺著一尊巨大雙耳三足青銅香爐,殿內煙火香氣瀰漫,跪拜之人或是祛災或是求子或是為財……人間願景不一而足。
僅有一牆之隔的書房。
低矮案臺之上堆積著繁多冗雜的案牘條文,一位長鬚垂直胸前的老者端坐於此。
其身穿絳紅色官式長袍,腰間束雲紋玉帶,寬袖大擺,交頸白領,頭戴進賢冠,容貌中正平和,唇角兩縷細須如同連縱山脊。
此時卻顯得有些愁眉不展,兀自思忖著什麼。
此時,一位身著素袍,頭戴高冠的差役無聲走來,低聲道:
“稟城隍大人,奈何橋剛剛傳來訊息,說是……”
“我已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城隍揮退前來傳信的日巡遊,而後緩緩站起身來,朝著城隍廟大殿方向走去。
只見其上一秒還是威嚴冷峻的城隍爺模樣,但一身裝束卻隨著步伐搖擺緩緩發生轉變,不知不覺間便成了一位穿藍色袍服的普通老者了。
殿內香客拜城隍拜的正起勁,恐怕做夢也料想不到,真正的城隍爺其實就站在他們面前吧?
老城隍在殿內緩緩踱步,似是沉浸於空氣中瀰漫的香火靈力,又似感受人間願力。
對於一方百姓而言,城隍爺便相當於一處心理寄託,有任何疑難瑣事都可以來城隍廟上一炷香,求一求城隍爺保佑。
但大多數時候也只能求一個心理安慰。
城隍雖為一方正神,但能力卻也是有限的,而這有限的能力也與當地人間香火是否興盛、願力是否充沛有極大幹系。
千秋城在滄州府其實算是一個偏僻城池,城隍廟規模比起其它城,說是屈居末流也毫不誇張。
因而有些時候老城隍面對如此龐大的願力寄託,但自己卻無力承受乃至解決,這種感覺也是挺不好受的。
“五德備至……天生的傳道之人吶。”
一身藍色袍服好似凡俗老者的城隍緩緩邁步,眨眼之間便離開城隍廟主殿,來到廟外街上。
……
……
千秋城外街,車水馬龍,人潮湧動,一派人間盛世顏色。
“這位日巡,不知城隍大人接見貧道,所為何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