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世界,我成了五德仙君?

第73章 鼎城之亂

紙鶴僅有半個巴掌大小,體表有淡淡流光附著,應該是尚未消耗殆盡的法力,已經開始變得暗淡。

這大概是司天監的一種特殊傳信方式,具體的孟然並不瞭解,不過觀其法力留存程度,想來應該並沒有飛行多長時間,也就是說這隻紙鶴大機率也是從千秋城周遭城池飛出的。

孟然目光從那五個泛著熒色的蠅頭小字上移開,伸出兩指驅動法力,以一種柔和的方式拆開紙鶴,將紙張緩緩撫平。

值得一提的是,紙張展開好似絲綢般柔順,居然看不出半點摺痕存在,因而記錄在上面的一排排小字顯得格外清晰,不出意外,確實是出自春分之手。

——道長親啟:

【經上次一別之後,下官春分與同僚匯合於鼎城,一來是調查真王墓入口尋找白雲洞,另外也是打算重新偵辦千秋城一案……】

信紙雖然不大,卻也寫了不少的內容,好在孟然一目十行之下看的也並不吃力,眼睛一掃就清楚了大致情況。

只是看著看著,孟然的眉頭便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鼎城多山,大朔聞名,然山間常有山野精怪出沒,時常襲擊周遭鄉民;其中更有厲害之精怪,竟行扒皮啖肉之舉,後又令其產生屍變,致使山旁之人無不心懷惶恐。】

【此等之事,已然超出官府衙門之管束範疇,故而由司天監派遣少工前往處置;然時至今日,多日已過,卻未曾有訊息傳回。】

【下官心中存疑,遂與同僚一同前去檢視,卻不料整座村莊不論百姓或房屋皆離奇消失,差遣出去的少工亦不見蹤影,此事甚為蹊蹺,思來想去皆無定論,特此請教道長。】

——司天監少監春分敬呈。

……

孟然將這段離奇之事看完,眉頭卻始終未曾舒展。

山野精怪於人間作亂,害人性命不說,甚至還致使一整戶村莊化為平地,就連司天監少工都不曾倖免?

所謂少工其實就和陰司差役差不多,聽命與少監,用於輔助行事,實力不高,但一般而言也有開竅的境界了。

孟然第一反應就是:這種事情難道不該去問山神或者土地公嗎?再不濟去請鼎城城隍相助,看在司天監的面子上,大機率也會出手解決的吧?

不過轉念一想,以上這些司天監可能也都嘗試過了,就是因為實在沒了辦法,這才想起自己的吧?

想到這孟然不由笑了笑,隨即順勢將信紙收入袖中。

鼎城與千秋城一樣同為滄州府境內城池,相隔百里之遙,說遠不遠,當然也算不上近了。

對方本意或許只是請他將想法記述在紙鶴上,然後再讓它飛回去,不過孟然倒是對信中記錄之事生出幾分興趣,除此之外,也更加在意真王墓的尋找程序如何。

以他當下得知的訊息來看——世人皆求,傳說曾有仙人臨凡、洞壁傳法的白雲洞就隱藏在真王墓之中;也就是說只要尋找到真王墓的確切所在,就相當半隻腳踏入了白雲洞。

而他師父張夢龍也在尋找那裡,似乎還非常迫切。

想到師父日記之中提及的“續命”的字眼,以及墳冢之中那具陌生人的屍體,孟然差不多可以斷定,師父大約是真的沒有死了。

微微嘆了口氣,孟然順勢坐在湖邊的大石頭上,擺開道袍下襬,吹著清風。

“咕嚕嚕~”

錦鯉應芒又打了幾個隔,在水裡兜了幾個圈子,一雙大大的死魚眼澄澈地望著孟然,眼巴眼望。

孟然笑了笑,揉了揉花色錦鯉的額頭,隨即從袖中取出一張金光燦燦的黃色紙符,在上面施加了一道小避水訣,最後遞到對方嘴邊。

這便是朝廷所下達的敕封詔令,代表著一方水土神靈的正統性,其上書寫著龍女應棗的名字,以及所屬神位。

應芒盯了孟然幾眼,又看了看那發光的黃紙,少頃之後圓唇微張,吐出一個大氣泡將黃紙包裹住,最終張大嘴巴“嗷嗚”吞入口中。

“將此物交與你姐姐手裡,可千萬別吃下去。”

孟然半開玩笑的摸了摸錦鯉的後脊,目送對方撒歡似的潛入水底又浮出水面,如此十多個來回之後,那條花色的大錦鯉才緩緩消失。

龍女剛剛成就龍王之位,與香火願力之間的聯絡尚且微弱,如今正是努力修行精進神力的關鍵時刻,自己不便打擾,索性就請應芒代勞,看樣子對方似乎也挺高興的。

做完這些,孟然回到觀內又修行了一會法力,主要是對於日月精華的精進掌控,以及“金德靈氣”的施展,同時也藉助香火之氣繼續溫養“火德敕令”,不知不覺時間便來到了晚上。

蒲團之上,孟然運轉吐納口訣引動月華之精入體,試圖藉助潮汐之力導引體內“水德靈氣”衝擊竅穴,從而劍走偏鋒嘗試直接打通“水腎宮”。

他意圖修煉五氣朝元,如今“火心宮”、“土脾宮”、“金肺宮”三大行宮都已開啟,只差最後的水、木兩座行宮。

只可惜,依舊差了一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