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世界,我成了五德仙君?

第54章 真乃神人也

實值初春,卻近乎一月未曾有雨,村子裡裡外外都透著股荒涼氣息。

乾涸的河床上遍佈溝壑,零零散散分佈著許多雜草碎石,河堤上原本該發新芽的柳樹也變得萎縮乾癟,如同行將就木的耄耋老人。

此時龍女應棗已經身化蛟龍之軀盤踞上空,並在體外施展了一絲障眼法使得凡人目不能視,避擴音前引起轟動。

文武雙判官以及數位差役也靜候下方,至於土地公梁善平則是帶著梁姓族人去修繕土地廟去了,畢竟日後要容納三尊神像,地方太小氣可是不行。

“陸武判,你說道長真能輔助蛟龍行雨嗎?本官為何總感覺不太靠譜呢?”文判不無擔憂說道。

“城隍大人命我等聽從道長安排,定是有其深意的,至於其他的事,宋文判無需考慮太多。”武判哈哈笑道。

“這麼說陸武判也不看好道長能成功?”

“哼哼,本官可沒說這話!”

“哈哈哈…呵呵……”

……

二位判官談笑間,目光望向前方不遠處的一座低矮丘陵,清晰可見一道寬袖飄飄的道袍身影,正是孟然了。

引動天地氣象化虛無為雲霧,化水汽為雨水,所謂行雲布雨其實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當然不可能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儘管有蛟龍在此亦是如此。

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憑空出現的,無論何種氣象變化,實則都需要一種途徑作為連線天地的媒介;所謂“積雲一日細雨連綿,積雲三日大雨傾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陵河村乾旱日久,空氣之中早已失去了滿足布雨條件的“媒介”,這樣一來即便是應棗在此也毫無辦法。

畢竟蛟龍無法如真龍那般口化乾坤噴吐雲霧,這就好比大鵬若不登高乘風就無法振翅搏飛,實力不濟,總有限制。

目下對於應棗來說,最大的限制其實就是“水汽”。

布雨需要的是天地之間的“水汽”,自然形成的“水汽”,而絕非靈氣化成——那種虛假“水汽”無根無源如同河中浮萍,鏡花水月一般虛妄,難以藉此行雲布雨。

好在孟然早有準備,而今“地母乾坤術”修煉有成,臨行前又特意在“地母”內容納了些湧江水。

四方村上空所現天河八成就是消失的陵河,湧江之中自然也有淩河之水,二者之間同根溯源,以此為布雨媒介再合適不過了。

孟然意念沉入體內“土脾宮”之中,沉心靜氣默默感知土德靈氣在竅穴之中運轉流動,隨後緩緩湧入“地母”之中。

“地母”外觀與尋常竅穴並無區別,但卻內有乾坤,丈許見方的湧江水含於此處,視覺上看不過一粒黃豆大小,像是一顆晶瑩透徹的藍色玉石。

孟然雖說初步掌握乾坤易物之法,但將“地母”內容之物搬運外界,卻是還未進行過嘗試。

但好在《太上經》中對於“地母乾坤術”的晦澀之處亦有細緻講解,孟然自忖頭腦不算愚鈍,按部就班的的情況下倒也順利的將湧江水導引而出。

外界忽有涼風習習,孟然迎風起步身影飄忽,好似下一刻就要乘風而起,此時他面向陵河方向,袍袖之中微微鼓盪似有風暴暗藏肆虐,空氣之中也多了些溼潤之感。

不遠處文武雙判官此刻神容也肅穆了許多,目光灼灼凝視孟然所在方向,法眼注視之下亦可窺得天地之間的氣象變化,肉眼難見的晶瑩水汽在其眼中卻纖毫畢現。

陸武判嘖嘖驚奇道:“袖中納乾坤……呵呵,妙啊妙啊!導引彼處之水救急眼下,難怪城隍大人如此重視此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