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讀者提問:鑽石價格,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不象現在,需要有戴爾比思的證書什麼的才能賣。這個政策也是在六七十年代,蘇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拋售鑽石時,戴爾比思公司才玩出來的,到了後來非洲軍閥為了湊軍費,又用鑽石交換軍火,導致國際鑽石價格大跌,戴爾比思打著打擊血鑽的旗號,為了暴利才搞出現代一大堆鑽石的銷售門檻
三十年代時,鑽石市場雖然還被戴爾比思龔斷,但他們只能龔斷貨源,還沒有到可以控制買方市場情緒的地步。而且主角這邊,他有能力海量地幾乎是以零成本製造鑽石,差不多是賣多少價就掙多少,這種傾銷法任何鑽石公司都受不了的。而對於鑽石在工業上的運用,資本家老闆可不管你的鑽石有沒有證書,只要便宜質量好他們就會買。鑽石在工業上的運用也是大頭專案。
所以林漢才用鑽石王宮來嚇唬老奧本海默,就是擺出這種掀桌子不惜用傾銷法摧毀鑽石市場的架勢逼他合作
“扎啊扎絲,扎啊扎絲,娜斯塔納達扎啊扎絲……”
德意志號下水日的當天晚上,整個基爾港的上空,又一次迴響著同一個聲音,而這一回,這個聲音甚至超過了平安夜那一天。
這是“薩菲羅斯教”創教以來組織的規模最大的祈靈儀式,整整五萬名信徒,聚集在距“德意志號”錨地兩公里外的農場裡,虔誠地進行著召喚“天使降臨”的宗教儀式。
這片農場是原先隸屬於幾個不同的小農場主,經濟危機暴發後,或者農場主成為薩菲羅斯教的信徒,自願捐獻出來,或是被重金收購買下,或者乾脆是教徒們使用各種手段逼迫農場主賣出,最終幾塊原先分屬不同主人的農場聯成一體,成為“薩菲羅斯”教的教產。
比起那些坑蒙拐騙專為騙錢的邪教,林漢建立的“薩菲羅斯教”可謂節操滿滿。他從來沒有向信徒索要捐獻,一切全憑自願,不過由於有“真材實料”的異能打底,加上漢克教主的忽悠**,還是有不少有錢的狂熱信徒大把大把地拿出真金白銀。
在經濟危機中,為了更多的拉到信徒,手中擁有大量流動資金的林漢,下令教主盡力地幫助教徒中的失業者和貧困者,為他們尋找就業的機會,此外每月都拿出一筆錢來,為虔誠的信徒及其家屬提供裹腹的“聖餐”。
雖然食品只是最便宜的土豆和黑麵包,但對於那些生活無著落的貧民來說卻吸引力巨大。帶來的後果往往就是一人入教,全家入教,信徒的數量是井噴式地增加。要不是林漢“嚴把質量關”,不斷地禁止和剔除那些想“濫竽充數”混入教中騙飯吃的“偽信徒”入教,“薩菲羅斯”教旗下的教民數量還會再翻幾倍。
現在聚集在農場裡的五萬名信徒,全是最虔誠、忠誠實可靠的教民,每人手持一根點燃的蠟燭,對著臨時搭建好的祭臺虔誠地祈禱著。混在他們中間不夠虔誠的,混水摸魚的,別有用心的,在林漢和漢娜的感知下,全被剔除在外拒絕入場。國社黨的黨衛隊和衝鋒隊則在農場的外圍負責維持秩序和治安,以防止有不相干的人員偷入和破壞。
“薩菲羅斯”教成立至今,由於不斷地在天主教中拉羊發展信徒,和羅馬天主教會的衝突越來越大。在去年的平安夜之後,羅馬教皇甚至公開宣佈“薩菲羅斯教”為異端,若是早上兩三百年,他連“燒死異端”的口號都會喊出來。至於新教,由於德國是以新教為主的基督教國家,林漢還不想和新教過早地發生衝突,對在新教的拉羊和發展信徒還有所收斂,但雙方現在的關係也不是太好。現在德國一片混亂,和國社黨勾搭在一起後,“薩菲羅斯”教在德國幾乎無人可制,教會雖然憤怒他假上帝之名拉羊傳教的行為,但天主教和新教自己也是狗屁倒灶事情一大堆,在這混亂的時代除了打打嘴炮外毫無辦法。
今天在“德意志”號下水儀式上引發轟動的靈異事件,無疑是薩菲羅斯教擴張的一個良好契機,比起擴張宗教勢力的“量”的方面,林漢更看中的是提升教民的忠誠度和信仰值的“質”的方面,而且在擁有了“身體”之後,這也是他這個“大天使長”以“真身”在人間現身的最好時機。
金字塔形的祭臺上,立著一根碗口粗,高約兩米,由黃金混和白銀鑄造的柱子,原本柱子計劃是由純黃金做成,但由於事起突然,找不到足夠多的黃金,所以只能用部分白銀補上,好在金銀混和後,常人不仔細檢查也看不出來。
柱子周圍,十二個年輕貌美的少女,頭戴花冠,手牽手圍成一圈環繞著柱子,在她們外圍,以五角星狀分佈著五個點燃的大火盆,火盆間以一根根點燃的蠟燭排列成線,拉出五根直線將五個火盆連線起,在祭壇上畫出五角星形的魔法圖案。而一個同樣用點燃的蠟燭畫出的圓,則將這個五角形包在其中。而在祭臺下,五萬名信徒一層迭一層地圍繞祭壇周圍,虔誠地詠唱著召使天使降臨的咒文。
臨近午夜,當五萬人齊聲詠唱時,整個基爾港都可以聽到那嘹亮的咒語聲。
“扎啊扎絲,扎啊扎絲,娜斯塔納達扎啊扎絲……”
組成魔法圖案的近千根蠟燭,時不時地有少量被海港方向刮來的夜風吹滅,但是周圍的火盆中總能及時地飛出一團火焰,將熄滅的蠟燭點燃。此情此景,即使再不信鬼神之說的無神論者在此,也會世界觀變崩潰,相信世間真有神靈存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