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社稷圖成,方浩小試牛刀,輕而易舉的滅殺了三千背魁軍,震驚天下!
這位前北涼第一紈絝,終於徹底撕掉了自己的偽裝,潛龍在淵化為飛龍在天之勢,以敵人的骨血,宣告北涼迎來了一位強勢的繼承人。
縱貫方浩的第二次東行,堪稱收穫滿滿,不僅在修為上突破到了大天象境。還搶了王仙芝半數收藏,滅了廣陵王大半精銳,重挫了對他虎視眈眈的離陽朝廷。
但也因此,使得北涼的一切,徹底暴露在離陽朝廷的注視之下。
然而方浩並不在意這一切,北涼這些年積蓄的力量,加上方浩這個無雙統帥,再加上和西楚聯合的大勢,若是方浩還不能鎮壓一切不服,那就是他的問題了。
……
北涼王府,聽潮亭
北涼王徐驍在春秋國戰時,曾有兩大謀士,李義山和趙長陵。
其中趙長陵病故於離陽滅西楚一戰,現如今,李義山的生命也將走到盡頭。
這一日,從來都是坐鎮聽潮亭八樓的李義山,破天荒的走下樓來,拉著白狐狸臉南宮僕射一道,來到了養有萬尾珍貴錦鯉的湖邊。
幾位守閣奴在第一時間就把訊息告知了北涼王,徐驍來後,將自己身上的老舊皮裘披到李義山身上,皺眉道:“元嬰,你的身子不能受寒,怎麼下樓了。”
李義山沒有回答,眼中神采奕奕道:“大將軍,你可還記得,當年你、我還有趙長陵,滅六國,踏江湖,北涼鐵騎所過之處,那是何等的風光!”
提及往日故人,徐驍忍不住道:“是啊,說起來當年我這個大老粗,若不是得了你們兩人的輔佐,也當不了這個北涼王。”
“長陵兄走的太早,便是我也……”李義山頓了頓,轉移話題道:“當今之世,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頂級謀臣,無非是北莽的太平令,離陽的元本溪,燕刺王身邊的納蘭右慈這寥寥數人罷了。”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如果說,陸地神仙是武者當中的極致,能以一擋萬,扭轉一場戰鬥的戰局。
那麼,頂級謀臣就是君王背後的設計者,他們在暗中引導了整個天下的變局。
“我原本給鳳年留下了北涼治政六疏共三十四議,這是保底之法,但鳳年這一路東行,連西楚、伏暗間,斬強敵,立聲威,我們北涼當有更進一步的可能,為此我又寫下了平天策一十三卷,這些都留給鳳年!”
似乎是察覺到什麼,此刻的李義山彷彿有說不完的話,蒼白的臉色變得紅潤起來,言辭懇切,精神奕奕,毫無疑問,這是迴光返照的表現。
“大將軍,鳳年是人中之龍,眾望所歸,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久後,天下大變當就在眼前,這場亂局必將席捲我北涼、北莽、離陽,乃至整個天下,可惜,如此精采的一局,我是看不到啦!”李義山意猶未盡道。
聽了這話,南宮僕射和徐驍心裡都有些不是滋味,徐驍揉了揉眼睛道:“元嬰啊,別說了,好好將養,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李義山笑而不答,反倒將一個錦囊交給徐驍道:“此物,大將軍可在我死之後,和鳳年一起拆開觀看。”
接著,他又對南宮僕射道:“南宮先生,李某求你一件事,將來若有朝一日,鳳年遇上生死大難,懇請先生無論如何,務必出手救他一次。”
南宮僕射在聽潮亭這幾年,受到了李義山的多番照顧,於是她沉聲說道:“請先生放心!”
李義山就這樣靠在徐驍身側,喃喃說道:“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