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多嚼不爛啊,不好好深入研究數學,幹嘛要來搶許教授的課。”
……
徐銘好歹是兩次在未名社群火出圈的人,起碼在學校裡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
先前坐在那裡安心聽課,自然不會有人關注。
而站起身提問,便相當於直接吸引全班目光,被認出來那是再正常不過。
將周圍響起的話語悉數聽進耳中,徐銘卻毫不在意。
反正又沒有規定,數院的學生不能過來聽課。
可他未注意到,講臺上許崇興有些皺眉,似乎眼中還閃過些許失望。
許崇興雖沒見過徐銘,不知道具體模樣,可那篇論文他卻在張魯平辦公室看過。
對名字更不陌生。
雖然他承認徐銘很有數學天賦,但要說對資訊科技演算法的掌握,絕對只僅限於新生剛入學倆月的水平,不可能對擁塞控制演算法如此熟悉。
主要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在數學上取得成績,基本分不出時間再去深入學習其他學科。
並且絕大多數人,也都會選擇在數學領域深耕。
這就好比剛學高等代數,就去聽泛函分析,只會成個傻子愣坐在那裡。
腦海中快速閃過這些念頭,他對徐銘今天出現在這裡的目的猜得差不多。
“難道是知道我沒選他進奧運專案,特意想在課上引起我的關注?”
想到這裡他沉聲詢問道:
“你果真研究了跨演算法融合?”
徐銘不清濤其中情況,未作停頓如實回答。
“我昨天晚上提前熟悉課程內容,發現問題後就花時間修改了一個混合控制器,只是雖在丟包率5%的時候吞吐量提升23%,但公平性指數出現了明顯下降。”
“你還融合演算法寫了混合控制器?”許崇興有些分不清楚徐銘的真實水平。
同時不單單是他,底下很多高年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都搖著頭不相信。
“有點吹了吧,融合演算法的程式碼,能這麼快寫出來?”
“我研究生都沒這種效率。”
“在數院他是天才,來到咱們信院……”
“怎麼感覺他說的都是真的,總不能在程式設計演算法上他也是天才吧?”
“今天這課真有意思。”
徐銘聞言面色依舊平靜,指了下桌面上的膝上型電腦沉聲進行回應。
“我修改的混合控制器程式碼就在電腦裡。”
這下許崇興再也按耐不住,忙對徐銘招手示意。
“快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
最終徐銘在教室內同學的注視下,拿著筆記本走到講臺連線後進行演示。
“螢幕中就是我修改的混合控制器程式碼,另外還有不同引數組合的測試資料,其中以第六組方案表現最優。”
徐銘站在原本許崇興的位置處,邊進行展示邊介紹。
本來是昨天晚上,熟悉完擁塞控制演算法手癢,隨便敲了會兒程式碼弄出的小玩意。
沒成想竟還能派上用場。
而此刻底下來自資訊學部的學生,則集體陷入沉默。
在數學上比不過人家也就算了,到了具有本土優勢的自家專業領域,結果仍舊是望塵興嘆說不出話來。
如果有數院學生在這裡,那一定能認出,眼下這幅狀態和自己知道,徐銘發表sci論文後簡直一模一樣。
當然最為激動的,還是要數許崇興。
原本想著徐銘雖證明加權格拉姆矩陣,可卻不懂程式設計演算法難以對接工作。
不得不抱有遺憾選了林偉。
結果實際情況和自己以為的完全不同,徐銘除數學優秀外計算機語言同樣不遜色。
關鍵演算法融合思維,也正是他們專案所需要的。
“對於公平性指標下降問題,可以考慮引入熵權法動態調參。”
他先面露和煦笑容解答徐銘的提問,然後著重同大家詳細講解。
直到下課鈴聲打響,他才又急忙走到徐銘跟前。
“你平時除了學習數學之外,還花時間去研究計算機語言程式設計演算法?”
“我認為程式設計是數學邏輯的延伸,兩者相輔相成都應該深入學習。”徐銘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許崇興,面對詢問如實開口沉聲回答。
“說的好。”
“程式設計演算法正是數學的加速器。”許崇興讚不絕口。
接著他開門見山發出邀請。
“你那篇加權格拉姆矩陣不等式論文,我前幾天在你們院張主任那裡看了,在一些特殊領域中有很大潛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加入奧運科技突擊隊?”
話音才剛落下,似乎是生怕徐銘不答應,又連忙擱後面補充一句。
“放心。”
“數院那邊我去講。”
使得還未離開教室的不少同學,聽到許崇興的話表情那叫一個望眼欲穿。
恨不得立刻取代徐銘答應。
至於此刻的徐銘,站在座位上略顯懵圈,完全沒料到會是這種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