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他們幾人從宿舍樓出來,前往學五食堂的路上剛好經過數院三角地。
目前鐵藝公告欄上的空間,早被大一學生壟斷。
除分享作業習題答案,便是向高年級學長,求購歷年題庫用於鞏固定理。
加上還有不少人,直接在下面留言回覆,從某種程度來講就相當於是線下未名社群,只不過使用者以數學科學院內學生為主,很少能夠看到有其他學院的相關內容。
甚至那天徐銘還發現,有人總結了他上次講課的解題技巧和思路。
列印出來掛到公告欄旁邊樹上。
硬是讓他從社群論壇,火到線下三角地。
正因為這些事情,近前後習慣性扭頭瞥了眼,想看看有沒有更新。
而有著相同動作的,還包括倪明傑和蔣旭朱志軒。
下秒一張海報映入眼簾。
瞧見上面的幾個大字,脫口低喃出聲。
“挑戰杯?”
蔣旭明顯對數院動向比較瞭解,聞言當即在旁邊開口詳細解釋起來。
“是學校教務部和咱們數學科學院,發起的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
“今年剛好是第四屆。”
“設有個人獎以及團體獎,成績作為選拔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參考,如果優異的話還能代表學校去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徐銘將蔣旭的話聽完,頓時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他雖說未參加過類似的競賽,但學習小組裡的嚴偉豪和高科都拿過國獎。
偶爾會講到這些。
總體來說是項數學知識為引導,計算機運用能力及文章寫作能力為輔的,鍛鍊綜合能力的大學生競賽。
能培養自主創新意識,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說起來倒像是為他量身打造。
正想著這些,耳旁又傳來蔣旭的聲音。
“我聽說班上有不少人打算報名,包括陸明哲和蘇夢這些數學競賽生。”
“如果能獲獎的話,對以後保研也有很大幫助。”
“我也想試試。”朱志軒沉聲附和道。
倪明傑倒是滿臉無所謂,並未表現出什麼興趣。
“還是你們參加吧,我本來被調劑到瘋人院,精神都已經快要崩潰了。”
“要不是有徐銘幫忙補習,估計都要退學回高中。”
“現在只求不掛科安穩畢業就成。”
大家對倪明傑的情況很清楚,把這番話聽完自然不覺得有什麼。
倒是蔣旭嘴唇輕微蠕動欲言又止,頓了約摸十多秒才憋出句話。
主動向徐銘詢問。
“徐銘。”
“你要參加嗎?”
在他心裡面,最理想的狀態,無疑是他們宿舍三人組成參賽隊伍。
有徐銘這種綜合天賦強的學神在,拿獎再簡單不過。
然接下來徐銘的回答,卻讓他面露遺憾。
“下個月我要和專案組去參加最終答辯,許教授讓我全程負責介紹。”
“時間方面應該會有衝突。”
關於奧運場館無線定位技術答辯的事,剛才許教授電話中也特意提到。
肯定是要以專案為主。
無緣挑戰杯。
何況他都已經保研,更無需一個校內的競賽成績來證明自己。
不過下半年的全國建模競賽,有機會到是能湊個熱鬧體驗一下未經歷過的事,屆時找導師插個隊就好。
當然前提是畢業論文順利。
話題談論到這裡結束,幾人便也不再三角地過多逗留耽擱時間。
很快來到學五食堂。
徐銘自是說到做到,讓大家隨便點菜管夠。
吃完後蔣旭和朱志軒一拍即合,去打聽關於參加挑戰杯的事情。
以及另外尋找一位隊友。
倪明傑則回宿舍,打算開局魔獸順便消食。
徐銘還惦記著剩下的那點數學經驗值,同室友說一句便獨自前往圖書館。
……
“今天就釘死在圖書館了,不把數學學科提升到3級堅決不回寢室。”
圖書館二樓理科區西側。
徐銘坐在老位置,看著眼前桌面上解析數論導論,素數定理複分析等英文原版教材。
自顧自低喃句下著決心。
繼初等數論,他這次把目標放在,解析數論上面。
而所謂解析數論,是數論中非常重要且活躍的分支。
它是將複變函式論的方法,應用於數論中的素數分佈問題上面。
內容包括算術函式。
級數。
黎曼函式。
以及素數定理等。
他如今的英語學科早已達到2級,因此便直接借閱了英文原版教材。
沒有選擇中譯版本。
隨即從最經典廣泛的解析數論導論看起,不多時整個人便沉浸其中。
對裡面理論產生濃厚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他為加快閱讀速度和記憶,特意讓自身進入到深度學習的專注狀態,以至於彷彿置身與外界隔絕的獨立世界之中。
完全不受周圍動靜的影響。
期間哪怕旁邊座位換了幾位同學,都未中斷閱讀。
這使得在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下,數學學科經驗值也迎來穩定增長。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2點。】
【經過……】
直到天色逐漸被黑夜籠罩,圖書館內學生陸續減少。
眼前面板終於浮現新的提示資訊。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1點。】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等級提升至lv3】
【你獲得詞條——[抽象思維]】
【詞條:抽象思維】
【效果:你的抽象思維得到大幅度提升,能輕鬆洞察不可見的數學結構抓住本質。】
“這是成功把數學提升到3級學科了。”
徐銘把目光投到面板上,當資訊躍入眼球頓時心中無比欣喜。
尤其看見新的詞條。
毫無疑問擁有抽象思維能力,是現代數學研究的核心驅動力。
面對問題能剝離表象,抓住其本質。
另外在猜想上,能把問題轉化為更抽象的表述,以此暴露出隱藏的結構。
例如他先前檢視龐加萊猜想文獻,其中佩雷爾曼就是使用‘裡奇流’的幾何分析工具,把拓撲問題轉化為微分方程的可控性分析。
成功證明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還有。
抽象理論提供強大的工具箱,可以處理數學中原始問題無法直接攻克的難點。
最初研究素數分佈時,用複分析將數論問題變成解析問題正是最好詮釋。
不誇張的講,抽象思維屬於數學家的‘超能力。’
在證明猜想難題時,它如同將問題投射到更高維度。
原本糾纏的細節消散,核心邏輯清晰浮現,把‘不可能’轉化為‘顯然’的奇蹟。
徐銘思維運轉到至此,腦海中突然想起被稱作集合論之父的康托爾的話。
“數學的本質在於其自由。”
而抽象思維正是這種自由的翅膀。
隨即待心情平靜下來,他又檢視起學科經驗值。
——
【數學:lv3(1/5000)】
“短時間內數學估計無法提升學科等級了,不過物理和資訊應該會解鎖新上限。”
面對數倍增加的經驗值,徐銘暗自思忖著,對後續學科進行簡單規劃。
下秒他收回目光,掏出手機看了眼時間。
發現距離圖書館閉館還有一個小時,索性繼續研究桌面上的解析數論教材。
和先前不同。
再次面對那些複雜內容,他彷彿能夠運算子號定義。
進行純粹的邏輯演繹,不受具體事物影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