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對於徐銘的口語水平,她震驚過後將之認為是天賦。
“還行吧。”徐銘聞言謙遜回答。
接著他因要等蔣旭和朱志軒他們三個,並未和程歡陳璐過多說話,隨即雙方分開後便朝著另外的樓層走去。
望向徐銘的背影,直到徹底從視野消失,程歡這才扭頭看著身旁的陳璐說。
“我都開始羨慕你的眼光了,居然能找到這麼優秀有天賦的男生。”
“以後千萬別放手。”
“可以看出來,徐銘對你和對其她女生不一樣。”
“你們的高中同班同學關係更是優勢。”
陳璐則依舊望著徐銘離開的方向,聽完室友的話臉上不由浮現出幸福笑容。
……
徐銘只是把英語考試,當做是件小插曲,根本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節奏。
對於數論篩法的最佳化工作,進度保持穩步前進。
除有時去物院聽課,重組自己的思維,大部分時間便在圖書館研究篩法。
當然鄭以中教授那裡,他偶爾也會抽時間過去。
這有助於激發出靈感。
燕京的六月份,溫度逐漸升高。
6月15日,週五。
剛參加完英語四級考試的徐銘,中午吃完飯再次來到鄭以中教授的辦公室。
兩人就權重篩法和可最佳化的方向進行討論。
交流一個多小時後,鄭以中臉上笑容越發的盛,甚至親自用珍藏的好茶葉泡了壺茶。
“來小徐。”
“嚐嚐我泡的茶味道如何?”
辦公室沙發上,鄭以中把一杯紅茶遞給徐銘,在其接過後不忘仔細介紹起來。
“這茶可還是先前咱們燕大校長送的,為了能收你當我的研究生還被老張拿走不少,你要是喜歡喝等下臨走我給你裝上一些。”
儘管如今徐銘已經是張魯平的學生,但鄭以中絲毫沒有把徐銘當外人。
尤其經過這幾次在數論篩法上的探討交流,他對徐銘可以說愈發的滿意起來。
同時非常期待,徐銘能在數學領域走到哪一步。
所以是不是導師反倒顯得不重要。
說實話徐銘沒怎麼喝過茶,更不知道如何去鑑別茶葉的好壞。
接過茶杯放到嘴邊抿上一口吐出兩字。
“好茶。”
鄭以中看到這幕自是明白,臉上依舊堆著笑容開口和徐銘說話。
“你們年輕人就是不喜歡喝茶,等到了我這個年齡估計就該主動研究了。”
徐銘表情閃過尷尬未接話。
而下秒鄭以中未作停頓又繼續往下說,將杯中的茶喝完後丟擲一個新問題。
“馬上就是暑假了,你打算怎麼安排?”
將鄭以中的詢問聽進耳中,徐銘雖不知道對方突然關心起暑假時間的原因,稍微思索後如實講出自己的規劃。
“應該會留在學校吧,我想盡快完成篩法最佳化,然後進行實驗撰寫論文。”
沒錯。
大學暑假這麼多天,若選擇回家的話,那可太浪費。
況且如今父母忙著店裡的生意,也確實不需要他暑假跑回家來回奔波折騰。
還有就是畢業論文從確定選題到現在,可以說也過去了不短的時間,既然逐漸有明確清晰的思路方法,那肯定要趁機早日把畢業論文完成。
屆時也好參加院裡的答辯,正式成為研究生。
鄭以中對徐銘的回答顯得非常滿意,點點頭接過話茬又繼續說。
“如果你暑假留校學習的話,那幫我個忙吧。”
“鄭教授請講。”徐銘坐正身體沒有任何遲疑脫口給出肯定回答。
這些天他從鄭以中那裡學到不少篩法理念,有些還是源自陳景潤院士的權重篩法,對他嘗試結合解析數論最佳化篩法有著不小幫助。
可以說縮短了推導理論的週期。
現在鄭以中主動提出有事想讓他幫忙,那肯定沒什麼好說的。
只要處於力所能及範圍內就行。
“放心。”
“倒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不會影響你的論文進度。”
鄭以中先解釋這麼一句,然後也沒賣關子,立刻講出具體的情況。
“是這樣的。”
“九月份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院裡從挑戰杯優勝一等獎隊伍中,挑出了三支當做咱們燕大官方小組去報名參加競賽。”
“暑假會開設一個關於建模競賽的短期培訓課程。”
“你來給我當助教上課吧。”
徐銘把鄭教授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後,心裡面對此也是頗為意外。
他自然知道每年,燕大參加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都是從數院挑戰杯獲獎的隊伍中挑選,且還會專門進行集中培訓。
確保官方隊伍能在競賽中取得成績。
但他著實沒想到,鄭教授會讓他當助教,去給院裡的官方參賽小組上數學建模課。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連忙開口講出自己的擔憂。
“鄭教授。”
“我並沒有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去給大家上建模課是不是不太妥當?”
沒辦法。
能被學校選中,作為官方隊伍參加高教社杯,其小組成員都有著數學建模競賽的經驗。
甚至成績稱得上出色。
他連數院的挑戰杯都沒有參加過,確實不適合去當助教講建模課。
然而鄭以中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沒人比你更合適。”
“你也知道我這些年沒帶研究生和博士,就中意你還被老張給挖走了。”
“讓你過來給我當段時間助教再好不過。”
“另外以你的數學水平,和程式設計演算法水平,那些數學建模題可難不住你。”
“還有論文撰寫你也擅長。”
“關鍵我知道你給同學補習講過課,去年在大一新生裡面可是很受好評。”
伴隨鄭以中教授都把話說到了這裡,徐銘自然沒有辦法再推辭什麼。
只得開口答應下來。
“那我就試試。”
“有你這句話我放心多了,希望今年參賽隊伍能有個不錯的表現吧。”鄭以中聽見徐銘的確定回答道:“最近幾年咱們燕大都沒拿到最高榮譽高教社杯獎。”
雖說燕大數院作為國內數學的殿堂,重要成就都在對數學難題的解決上。
努力證明解決各類猜想發表學術論文。
不是太重視這種競賽獎項。
可連續幾年未摘取高教社杯的桂冠,臉面上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畢竟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到今天為止已經舉辦過許多屆。
在國內屬於知名度和參賽隊伍雙高的競賽。
尤其前幾年燕京成功舉辦國際數學家大會後,每年還會有海外的隊伍報名參加。
鄭以中被院裡安排負責這件事,肯定希望看到自家參賽隊伍能有優異表現。
他話音才剛落下,緊接著又想到什麼,看向徐銘不經意的嘀咕一句。
“若不是怕耽誤你畢業論文進度,我都想直接讓你帶隊參加這次競賽,到時候肯定能拿到高教社杯獎。”
“聽說此次田綱院士也是專家評審組成員,估計他還聽說過你呢。”
徐銘聽到這裡心中不由微動,他可是很清楚田綱院士早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受邀進行一小時報告,且前兩年剛成功組建燕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並擔任研究中心主任。
早就講進入大學後額外資源需自己爭取,既然田綱院士也在專家評審組中。
那本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倒是更值得湊熱鬧。
反正建模課都要上了,順便參加一下也沒什麼,況且別的小組答題要三天他可不用。
於是想清楚其中的關鍵,他未賣關子直接表態。
“那個鄭教授……我可以參加今年高教社杯的,不會影響畢業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