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微分方程理論構建相場演化框架,使用變分法從自由能泛函f[]匯出演化方程。”
“證明能量耗散結構:df/dt≤0”
……
“列出相場模型。”
“t/t=∈▽-δf/δ+rσ:e_p()……”
“熱應力項σ=:(▽u-aθi)”
9月19日,週五,相場模型課題辦公室。
徐銘看著草稿本上構建出的控制方程,終於停下手上動作暗自鬆口氣。
這一週時間內,大家全力解決相場模型,遇到的不相容熱彈性效應問題。
按照他提出的引入應力能耦合項rσ:e_p方案。
展開證明演算工作。
好在經過這些天協同努力,他上午進入深度學習狀態總算搞定解的存在唯一性,列出相場模型控制方程。
幾乎是才剛空閒下來,旁邊林偉便注意到徐銘臉上表情的變化,頓時想到什麼眼中閃過驚喜,下秒沒有任何遲疑忙停住試探性詢問。
“師弟。”
“是有結果了嗎?”
可以說話音才落下,同樣引起呂昂和杜翰文的目光。
“應該沒問題。”徐銘點頭說著把草稿遞過去。
後者林偉他們則像是如獲至寶,捧起草稿本湊著腦袋認真檢視上面步驟。
最終視線停留在控制方程上忍不住咋舌。
“效率也太快了,居然只用一個星期,就完成證明。”
“這處變分法的應用好巧妙。”
“我覺得可行,徐師弟構建的模型,從定理分析滿足熱彈性效應相容。”
幾人互相驗證討論著,對徐銘的方程讚不絕口。
硬是沒挑出毛病。
畢竟他們這幾天也沒閒著,都在處理方程問題,只不過進度上比徐銘慢很多。
因此能夠大致判斷出新相場模型的情況,是否具備進入後續開發演算法的流程。
不過具體效果究竟如何,則還需透過工業應用驗證。
而徐銘這時則並未參與話題討論,注意力放在眼前面板上檢視起學科經驗值。
——
【數學:lv3(2460/5000)】
“距離提升到4級學科,還差一半經驗嗎?”
伴隨資訊映入眼球,徐銘暗自思忖著,對更高等級的數學學科更加期待。
想到如果自己的數學學科達到4級,那麼面對孿生素數猜想或許會顯得輕鬆許多,起碼不用像現在這樣,仍在演算代數理論和多尺度解析篩法的融合。
當然經驗值增長迅速,尤其是這一週內,卻也稱得上好訊息。
按照當下進展速度,等相場模型課題結題,以及在孿生素數猜想上做出突破性的成果。
估摸著距離學科等級提升也就不遠了。
念頭正停留在這裡,耳旁頓時又響起林偉的喊聲。
“師弟。”
“我們現在就去找導師吧,你構建的新相場模型我認為是可以使用的。”
“肯定沒有問題。”呂昂緊隨其後附和。
說這句話時,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的喜悅,為課題的進度如此之快感到高興。
儘管嚴格來說是沾了徐銘的光。
徐銘對自己證明出來的模型控制方程,自然是充滿信心胸有成竹。
但他也非常清楚,依靠引入應力能耦合項,構建出來的相場模型,能否被採納編寫自適應演算法,還需經過課題負責人自家導師的確認。
畢竟相場模型課題涉及理論數學,和程式設計演算法以及工業應用多個學科領域。
其中作為理論的相場模型方程,無疑非常重要。
是否滿足各項要求,直接或間接關係到,後續演算法以及工業應用的效果。
若控制方程存在錯誤漏洞,後續進展勢必會受到影響耽誤課題進度,導致前期付出的心血需推到重來。
於是在做出決定後,徐銘當即便點頭表示同意。
“那我們一起過去吧。”
講著立刻起身作勢朝外面走去。
林偉等人自是緊跟其後。
因為課題辦公室和張魯平教授的辦公室,都在同一個樓層距離很近,倒也不會過多耽擱時間,帶上寫有控制方程推導步驟的草稿就行。
然他們一行幾個人路過隔壁房間時,立刻引起演算法小組成員的目光。
佟景行最先反應過來,猛地從椅子上站起,快步出門追上去主動詢問。
“你們這是要去找張教授?”
“徐銘構建出相容熱彈性效應的新相場模型,我們正準備去向導師彙報。”林偉聞言停下腳步主動開口解釋句。
原本還面露疑惑的佟景行,聽到這句話瞬間高高挑起眉毛鼻翼微張。
視線不由自主鎖定在徐銘身上,臉龐現出激動喜色。
“太好了。”
“徐師弟不愧是國際認可的數學新星,才幾天時間就解決模型相容問題。”
“這下我們的工作也終於能邁入正軌。”
從某種程度上講,涉及到多個領域的課題,就和參加高教社杯差不多。
只不過更為複雜,難度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前期的數學建模完成,才能正式進行程式演算法的開發。
連續幾天時間下來,佟景行他們這邊,基本都在研究多尺度自適應移動網格演算法的資料,並未正式著手開始編寫程式碼開發演算法程式。
本以為這種狀態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未曾想今個突然有了大的驚喜。
徐銘僅用一個星期,就構建出新的相場模型。
確實不愧是,海外媒體認可的數學新星,並且不單單僅限於數論。
“具體能否透過還要看導師的意見。”徐銘保持謙遜接過佟景行的話回答。
佟景行連連擺手:“我相信你們。”
話說到這裡,大家也不再耽擱,隨即索性一同前往張魯平辦公室。
很快。
徐銘主動抬手敲響房門。
下秒便聽熟悉的聲音,從辦公室內傳出。
“請進。”
眾人推門魚貫而入,待張魯平抬起視線看清,表情微微閃過一抹詫異。
頓了兩秒堆出笑容詢問。
“今天你們一起過來,是課題上有什麼問題嗎?”
把導師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徐銘作為新相場模型控制方程的構建者,肯定要主動報告課題進展情況。
不好讓別人代勞。
於是在其他人的沉默中,他又往前邁出兩步,把寫有相場模型方程推導步驟的草稿本遞過去。
“導師。”
“這是我透過引入應力能耦合項,建立能量耗散不等式得出的新相場模型方程。”
雖然徐銘完全是雲淡風輕的講這句話,但傳到張魯平耳中卻變成另一番景象,整個人有種被驚訝到的模樣。
話音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情緒。
“已經完成了……”
他作為相場模型課題牽頭人,將此領域從國內完全空白到如今確定方向,對其中各項難度非常清楚,單拿相場模型的相容問題去舉例,正常情況下少說也要個把月。
結果現在告訴他,新相場模型已然構建出來。
情緒怎麼可能不產生波動。
主要以他對徐銘的瞭解,若是數論問題,哪怕兩天解決都不會驚訝。
畢竟天賦在那裡放著,多尺度解析篩法是最好證明。
偏偏相場模型涉及偏微分方程理論,他可不記得自己學生在此領域也有研究。
當然詫異歸詫異,他絲毫不認為這是在開玩笑。
伴隨著思維快速運轉下,基本上連句話都來不及說立刻垂眼檢視草稿紙上的內容。
剛開始表情還算保持平靜,後面則不亞於瞳孔地震。
就像是在沙漠中發現綠洲水源。
反觀徐銘他們幾人,則只好站在旁邊,耐心等待導師對新相場模型進行驗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