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團隊在陸家嘴搭建出測試環境,自然要進行長週期的演算法驗證。
確保定位精度不受天氣等外界因素影響。
此刻隨著安裝有接收機的車輛,在金融中心超高建築群道路上行駛,臨時搭建出的導航系統監控室內,大家都屏氣凝神等待反饋動態定位資料。
旁邊空間技術研究院梁佔軍教授,他們團隊雖主要負責北斗衛星工程架構,卻也清楚誤差抑制演算法重要性。
如果說把北斗衛星導航專案,簡單分為太空和地上兩個部分。
那麼燕大衛星聯合技術實驗室,便是透過開發最佳化演算法解決訊號在地上終端的精度。
兩者有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無法建設出真正的國產定位系統。
更不要說後續北斗三號全球組網。
梁佔軍剛從孫稼棟院士那裡,得知燕大完成多路徑誤差抑制演算法,整個人心情可以說是非常高興的。
畢竟北斗二號實驗衛星自從成功發射,經過這段時間各項團隊攻堅克難,基本就差最後的誤差抑制問題。
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怎麼可能不為燕大欣喜。
奈何當看到燕大模擬實驗室給出的資料,卻不由得從嚴謹層面持懷疑態度。
沒辦法。
誰讓演算法的表現太過優秀完美。
就彷彿經過多年除錯一樣,硬生生把北斗的定位精度推到遠超gps的水平。
強的不敢相信。
尤其這種結合深度學習概念的演算法,還是出自位數學科學院的學生之手。
“今天選擇的測試線路,除被超高建築群包圍,這個時間段路上車流量也正處於高峰期。”
“另外中間還會經過高架橋涵洞,這會大幅度減弱衛星的定位訊號。”
“在這種環境下,就需要藉助演算法實時補償。”
“當初gps研發時,恐怕都找不到如此苛刻的演算法測試驗證場景。”
梁佔軍目光注視著螢幕中的各項數值,忍不住又提起測試場景條件的地獄難度,從語氣中不難看出他的擔憂。
許崇興則還是那句觀點,聞言第一時間開口接過樑佔軍的話茬回應。
“梁教授儘管放心。”
“相比較今天的實地測試,我們燕大衛星定位模擬模擬暗室,進行的十二小時壓力驗證只會更困難。”
“所得到的定位結果,肯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有時候天才是不能拿年紀衡量的。”旁邊的黃運良同樣沒保持沉默跟在後面附和。
至於站在後面的姚偉澤和郭昊強等人,儘管這個時候不適合冒然搭話,但聽到導師提起徐銘時都滿臉驕傲。
他們在奧運會期間,可不是隻單單進行十二個小時的模擬模擬驗證。
然最終得到的定位資料,和之前並無區別。
這說明徐銘的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確實稱得上比較完美的存在。
哪怕臨時改變某個折射角度,演算法也能在短時間內實時完成補償恢復定位精度。
因此他們第二小組從燕京來到魔都,嚴格意義上講並非接受專案上的考驗,更像是踏上展示自家實力的舞臺。
礙於年齡始終坐在椅子上的孫稼棟院士,待聽完兩位教授的討論,臉上不由很快湧現出些許輕鬆的笑容,並開啟話匣子為梁佔軍介紹起來。
“佔軍一直在空間技術研究院,除負責北斗衛星外還兼著建設空間站的任務。”
“對很多事情不太清楚。”
“小徐雖是燕大數學科學院的學生,但卻屬於那種天才中的天才。”
“參與的奧運場館定位專案,讓我沒少聽張院士在耳邊提起唸叨。”
“六月份更是剛參加完國際數論會議,被海外媒體稱作來自東方的數學新星,目前是燕大數院和信院聯合培養的在讀研究生。”
梁佔軍對於孫稼棟院士,無疑是打心裡敬佩,在聽完這番話後可謂驚訝不已。
顯然沒有想到,孫院士會對一個學生,有著如此之高的評價。
要知道哪怕專案內的教授研究員,有時候工作不到位還要被孫院士點名批評。
“燕大有這種人才,我倒是對今天的結果越發期待。”
他短暫頓了數秒方回過神,瞥眼看向正坐在電腦前專注螢幕的徐銘,鄭重脫口丟擲這樣一句話。
至於在場的其他博士後,甚至副研究員教授,眼中則都不免閃過羨慕之色。
剛二十歲便成為雙料研究生,還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被北斗總工程設計師稱讚,足以想象以後會有多高成就。
與此同時。
作為當事人的徐銘,竟也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被同學稱讚和受到院士誇獎,感覺上那可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他並沒有多說什麼,依舊目光炯炯緊盯螢幕。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平均定位精度數值,也終於反饋到監控室。
“動態水平精度0.61米,高程1.21米。”
梁佔軍注意到螢幕中數值,率先張大嘴巴喊出聲。
儼然被這個數字驚的不輕。
反觀黃運良滿臉淡然,只是嘴角浮現出笑容,比較隨意的評價上一句。
“今天的實地測試,動態定位精度倒是比我們的模擬實驗室驗證高出些。”
而孫稼棟院士則激動的站起身,對此讚不絕口。
“好。”
“這才是屬於我們的國產定位精度。”
……
正當大家沉浸在這份激動氛圍中時,系統監控室內很快又響起新的播報。
“移動目標即將進入涵洞隧道。”
隨著話音落下,頓時又重新吸引大家注意力。
眾所周知。
衛星導航系統除需保證城市峽谷場景下,定位精度在合理範圍內。
面對複雜環境下,衛星訊號丟失嚴重,仍不能出現偏差太大的漂移。
否則便無法稱作成熟的導航系統。
需針對這塊,進一步修改最佳化演算法才行。
這點對於補償演算法,可以說是比較大的考驗,必須嚴陣以待。
就這樣在大家耐心等待下,最終資料終於出現。
許崇興緊盯著螢幕,這次他第一時間,向眾人宣佈反饋過來的結果。
“訊號丟失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移動目標定位精度全程保持在0.73米左右。”
和剛才讓大家感到驚喜不同,面對這樣一個結果孫稼棟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伸手雙手在控制室內鼓掌。
“我們做到了。”
包括梁佔軍在內的其他人,自然都緊跟著鼓掌。
直到聲音逐漸停下,黃運良這才主動詢問,對北斗後續做法非常期待。
“孫院士。”
“我們啥時候正式公佈,關於國產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精度數值?”
“等這次測試專案全部結束吧。”孫稼棟同樣比較期待的回答這句話。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不單單是隻國內使用,目標群體還有那些沒有自己的定位系統的國家。
既然是要和gps搶訂單,就絕對不能低調。
必須亮出最好的資料讓所有人知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比gps更加精準。
而這時梁佔軍則微皺起眉頭。
頓了下才講起自己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不過以海外媒體的尿性,估計會對我們的北斗導航定位精度提出質疑。”
“這可是他們的傳統。”孫稼棟轉過頭笑著說:“但我們這回有著十足的底氣。”
話音才剛落下,未做停頓又繼續往下講。
“針對這次實地測試,屆時會直接公佈《北斗複雜城市環境測試白皮書》。”
“用原始觀測資料讓國際知道獨屬我們的東方精度。”
“另外我們還邀請了瑞士sgs集團人員,參與後面幾天的定位精度測試,現場認證移動目標的軌跡誤差。”
關於第三方公證,無疑能讓一些海外媒體啞口無言。
但因為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會在實地測試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誤差偏大,如此反倒容易讓自己丟人。
本著這方面的考慮,首天測試便沒有讓sgs認證的人員參與。
既然現在拿到真實資料,確定多徑相位誤差學習演算法的表現遠超預料,那自然就不存在擔心的地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