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人之下開始的劍俠

第83章 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

戲連繩一掀百布彩袍子,底下光禿禿的戲桌登時出現兩根白蠟燭;這蠟燭粗一指左右,長大概兩尺,通體白色有點像是那種哀悼用的蠟燭。

不同的是哀悼用的白蠟燭是通體純白,戲連繩變出的這兩根白蠟燭則是銀白,上邊還閃爍金屬的光澤。

變出這兩根蠟燭之後,戲連繩伸手捏起一根,捏住蠟燭的頭兒,舉起手掌來在空中微微打個晃。

而後他手腕一用力,就將手上這根白蠟燭丟了出去。

沒丟多遠,就是普通人隨手一扔的距離,大概也就是三四米左右;落在了一個客人的桌角上。

說來也神奇,這白蠟燭竟然穩穩的站在那不太平穩的木桌桌角上,連晃悠都沒有晃悠一下。

那客人是個帶小孩的母親,她懷中的孩子見這白蠟燭忽地就到桌上,瞪大了黑漆漆的小眼睛,好奇的抓住白蠟燭擺弄;

可無論他怎麼用力,這白蠟燭就是動也不動,和焊在桌子上一樣,直叫人嘖嘖稱奇。

戲連繩微微一笑,左手又舉起來,捏在另一個白蠟燭上邊,故技重施,又把這根蠟燭丟了出去。

上次那根蠟燭往戲連繩的右邊丟,這次這根蠟燭往戲連繩自己的左邊丟,和前邊一根完全平行。

這次的蠟燭落在了客人的茶壺上邊,就是茶蓋上。

“哦喲!”客人是一個青年小夥,見這蠟燭插在自己的茶蓋上,先是一驚,然後伸手就去拽,要把這蠟燭拽下來。

可他一用勁,非但沒把蠟燭拽起來,反而把整個茶壺掇了起來,就像是這蠟燭和茶蓋跟茶壺是一體的一樣。

小夥驚了,“嘿,神了,這是怎麼做到的!”

戲連繩輕輕鼓掌,將觀眾的視線吸引過來,待大多數的觀眾將目光重新落到他身上時;瞧見他正在用力的搓著自己的手掌。

就像是在手裡搓一根麵條般,雙手蓋在一起反覆揉搓;不一會兒,他的手掌中竟然冒出火星子!

肉掌搓出火星子來了!

這火星子原本只有一點兒,像是拿了兩塊打火石在手掌裡撞,接著越來越多,最後直接把戲連繩的兩隻手變成了火焰掌,熊熊的火苗子在他的手掌上燃燒。

臺下觀眾一片譁然,誰也沒見過這場面,這血肉之掌怎能搓出火星子,又怎能在手掌上燃燒?

戲連繩沒理會譁然的觀眾,左右手交叉,忽地往兩側一揮,這手掌上的火焰脫手而去,化作兩顆火球,朝著兩根蠟燭飄去。

這火球沒有直直的向蠟燭飛去,而是在茶館內繞了一個大圓,讓所有的觀眾都能看見這兩顆火球;最後左手的火球落在了右手丟出去的蠟燭上,右手的火球落在左手丟出去的蠟燭上。

這火球落在蠟燭上邊,非常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原本大概有籃球大小的火球在接觸到蠟燭燭芯的那一瞬,就忽地縮小了,變成了一朵火苗,就和打火機打出來的火苗一邊大。

火苗落在燭芯上邊,當時就化作燭火,散發著淡淡的火光。

兩顆火球一前一後的落在兩根蠟燭上,兩根蠟燭一前一後的被點燃;待兩根蠟燭全部點燃,微微發出一點兒火光後,戲連繩輕輕一打響指。

啪地一聲,兩根蠟燭上的火光撲地漲大了,像是有人往火苗裡倒了點兒煤油一樣,火勢撲地一下長到兩三米高。

緊接著,火焰的顏色變了。原本是正常的橙紅色火光,這下變成藍色了,像是鬼火一樣的藍色。

詭異的藍光照耀整個茶館兒,沒等眾人驚訝,異變就又發生了。

卻見這藍火之中閃爍明亮的七彩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中顏色個個都有,把茶館整的七彩流轉,茶具、茶桌、天花板、地面等等物品的本色都看不清了。

這七彩之光明亮片刻,竟是化作片狀的流光在空中集結,化作了一座連結左右蠟燭的彩虹之橋。

觀眾們皆是被這七彩之橋給驚訝到了,誰也沒發現,在這彩虹出現的時候,戲連繩披上自己的百布彩袍子,一揮大袍子就回了後臺,就這樣神神秘秘的退場了。

戲連繩脫下自己的袍子,搭在小臂上,哼著歌進了自己在茶館後臺的休息室。

他這人特別喜歡人前顯聖,就是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就是希望自己有特別的本事,所以他入了古彩戲法流派,成為了其中的翹楚。

每次神神秘秘的上臺,再神神秘秘的下臺,都是他一次表演中最快樂的時光。

今天也不例外。

只不過他這份快樂時光沒有持續多久,等他開啟後臺這扇門時,心中快樂的情緒完全消失了,只留下警惕。

在他這不大的休息室當中有一張四四方方的茶桌,茶桌前坐著一箇中年男人,這男人他完全不認識,但他可以感覺到這男人身上的氣息——和自己是同類!

這男人也是異人!

“戲先生,今日你的表演可讓我大開眼界啊。”

鄧雄坐在茶桌上,託著下巴笑吟吟地看向他。

戲連繩想也沒想,一掀自己的百布彩袍子,蹭地一下從身邊的窗戶竄了出去。

那速度與反應,兔子都是他孫子。

給鄧雄也驚到了,自己一點敵意都還沒有顯露出來呢,這戲連繩說跑就跑也太膽小,太警惕了吧。

追!

鄧雄馬不停蹄,從窗戶忽地一下就跳了出去,追著戲連繩就跑。

由於是在鬧市區域,戲連繩和鄧雄都沒有動用屬於異人的力量,只是靠著普通的身體素質狂奔。

在松英軒茶館的附近有一個十三進的大宅院,是當年大清鎮南親王的宅子,據說當年是京城遠近聞名的凶宅,傳說在這兒被鬼鬧死了倆人,一個胖子一個剃頭匠。在大清亡了之後,現如今這座大宅院已經是京都有名的觀光景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